专利名称: |
变截面预制桩的生产方法和变截面预制桩的生产设备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变截面预制桩的生产方法和变截面预制桩的生产设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向多个模具的顶部开口的模腔内注入混凝土,以进行一次布料;向模具宽度方向推送匀料;振动机构对匀料后的混凝土进行振动密实;刮料机构刮除模腔内外多余的混凝土,以进行一次刮料;形成变截面预制毛坯;向变截面预制毛坯的顶部以间隔的方式进行二次布料,以在顶部造型出沿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至少一个顶部凸起,所述顶部凸起与模腔的大径段对应;刮除顶部凸起多余的混凝土;形成变截面预制桩。本方案首先在模腔内浇注成型出变截面预制毛坯,再通过造型工序对变截面预制毛坯顶部造型,最终成型出变截面预制桩,脱模难度大幅降低。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浙江;33 |
申请人: |
周兆弟 |
发明人: |
周兆弟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20-08-27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22-03-01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2010878414.X |
公开号: |
CN114102818A |
代理机构: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洋 |
分类号: |
B28B7/24;B28B7/00;B28B13/02;B28B23/02;B28B1/08;B28B1/093;B;B28;B28B;B28B7;B28B13;B28B23;B28B1;B28B7/24;B28B7/00;B28B13/02;B28B23/02;B28B1/08;B28B1/093 |
申请人地址: |
315803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小港街道浦前18号 |
主权项: |
1.变截面预制桩的生产方法,变截面预制桩在地模内成型,所述地模包括多个并排摆放的模具,所述模具具有模腔,所述模腔包括大径段和小径段,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沿模具的长度方向,布料车同时向多个模具的顶部开口的模腔内注入混凝土,以进行一次布料; 匀料机构将位于模腔上方的混凝土朝模具的宽度方向推送,以进行一次匀料; 振动机构对一次匀料后的混凝土进行振动密实; 刮料机构刮除模腔内外多余的混凝土,以进行一次刮料; 形成变截面预制毛坯; 向变截面预制毛坯的顶部以间隔的方式进行二次布料,以将变截面预制毛坯的顶部造型出沿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至少一个顶部凸起,所述顶部凸起与模腔的大径段对应; 刮料机构刮除所述顶部凸起多余的混凝土,以进行二次刮料; 形成变截面预制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截面预制桩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述步骤中的至少一者: 匀料机构在振动后、一次刮料前进行二次匀料; 在布料车一次布料的过程中,平震机构震动模具位于模腔内的钢筋笼; 通过造型车(C)对所述变截面预制桩的两侧进行倒角; 可选地,二次布料之前,对变截面预制毛坯的两侧进行倒角,或二次刮料之后,对所述变截面预制桩的大径段、小径段的两侧均进行倒角; 可选地,除所述变截面预制桩的两端之外,对所述变截面预制桩大径段的端部进行倒角。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变截面预制桩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多个变截面预制毛坯的顶部形成多排对应于大径段的待布料位置,每一排所述待布料位置横向分布,二次布料时,对一排的多个待布料位置沿横向依次布料,然后再沿纵向移动至下一排待布料位置,再沿横向依次布料,直至布料完毕所有的待布料位置。 4.变截面预制桩的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布料车和造型车; 所述布料车包括布料车机架(200)和设于所述布料车机架(200)的布料纵向行走机构(100),所述布料纵向行走机构(100)可带动所述布料车机架(200)沿纵向移动;所述布料车机架(200)上还设有沿纵向分布的卸料机构、匀料机构、振动机构(40)、刮料机构(60);所述匀料机构,用于将物料向横向推送;所述振动机构(40),包括能够伸入至物料进行振动的振动棒(403);所述刮料机构(60),包括用于刮平物料的刮料板; 所述造型车(C)包括造型车机架(C1)和设于所述造型车机架(C1)的造型纵向行走机构(C2),所述造型纵向行走机构(C2)可带动所述造型车机架(C1)沿纵向移动;所述造型车机架(C1)上还设有沿纵向分布的造型模(2)、刮料机构(C3);所述造型模(2)包括由造型条围合形成的多个横向分布的造型腔(23),所述造型腔(23)与模具(A4)大径段的顶部对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截面预制桩的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料车包括平震机构和/或倒角造型机构(70),所述平震机构(10)用于震动置于模具(A4)模腔内的钢筋笼;所述倒角造型机构(70)用于对所述模腔内的混凝土上表面的两侧进行倒角造型; 和/或,所述造型车的所述刮料机构的后方设有倒角造型机构,所述倒角造型机构用于对模具模腔内的大径段和/或小径段的混凝土的两侧进行倒角造型。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截面预制桩的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匀料机构包括横向延伸的第二横架(301),和横向分布并设于所述第二横架(301)的第一匀料执行单元和第二匀料执行单元,所述第一匀料执行单元和所述第二匀料执行单元能够分别向相反的方向推送物料; 可选地,所述第一匀料执行单元和所述第二匀料执行单元分别为第一螺旋杆(304a)、第二螺旋杆(304b);或,所述第一匀料执行单元和所述第二匀料执行单元分别为第一链条刮刀组件(309a)、第二链条刮刀组件(309b);或,所述第一匀料执行单元和所述第二匀料执行单元均为刮刀组件,所述匀料机构还包括驱动所述刮刀组件推送物料的伸缩缸。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截面预制桩的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机构包括至少一个振动单元,所述振动单元包括安装基座(404)、连接于所述安装基座(404)的插接座(407)以及所述振动棒(403),所述振动棒(402)贯穿所述插接座(407),且能够前后摆动;所述安装基座(404)设有随动连接件和驱动件,所述随动连接件连接所述振动棒(403),能够随所述振动棒(403)摆动而移动,所述驱动件能够驱动所述随动连接件移动以调节所述振动棒(403)的摆动角度; 可选地,所述驱动件为绕线盘(404a),所述随动连接件为缠绕于所述绕线盘(404a)卷轴的绳索; 和/或,所述插接座(407)设有轴承(407a),所述轴承(407a)与所述插接座(407)沿横向铰接,所述轴承(407a)的轴线与横向垂直,所述振动棒(403)插装于所述轴承(407a)的内圈; 和/或,所述插接座(407)和所述安装基座(404)通过升降缸(411)连接; 可选地,所述振动机构(40)还包括振动机构框架(401),所述安装基座(404)相对所述振动机构框架(401)能够前后移动和/或横向移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变截面预制桩的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单元包括支撑部(408)、弹簧(408b)和球头(408a),所述安装基座(404)通过所述支撑部(408)支撑于所述振动机构框架(401)并能够沿所述振动结构框架(401)横向移动,所述弹簧(408b)夹持于所述球头(408a)与所述支撑部(408)之间,所述球头(408a)的底部活动地抵接于所述振动机构框架(401); 或,所述支撑部(401)设有球头(408a),所述球头(408a)的底部活动地抵接于所述振动机构框架(401)。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截面预制桩的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料车和所述造型车的刮料机构包括安装架、刮料部和驱动部,所述驱动部安装于所述安装架,并驱动所述刮料部调节刮料角度;所述刮料部上设有储料槽,所述储料槽的部分槽板形成刮料板,所述刮料板刮除的至少部分物料能够存储于所述储料槽内; 可选地,所述刮料部通过升降部连接于所述安装架,所述升降部驱动所述刮料部升降;和/或所述驱动部为驱动缸,所述驱动缸一端铰接于所述安装架,另一端铰接于所述刮料部; 可选地,所述刮料部包括底板(604a)和设于所述底板(604a)上方的后背板(604d),所述底板(604a)和所述后背板(604d)之间形成储料空间,所述底板(604a)为所述刮料板;所述刮料部还包括设于所述后背板(604d)上方的顶部安装板(604b),所述升降部铰接于所述顶部安装板(604b);所述驱动缸(605)铰接于所述后背板(604d); 或,所述刮料部包括后背板(604d)和设于所述后背板(604d)上方的顶板(604e),所述后背板(604d)和所述顶板(604e)之间形成储料空间,所述后背板(604d)为所述刮料板;所述刮料机构还包括设于所述顶板(604e)下方的前挡板(604f),所述升降部和所述驱动缸(605)均铰接于所述前挡板(604f); 可选地,所述布料车和所述造型车的刮料机构包括至少一组调节刮料组件,所述调节刮料组件包括固定件(11)和移动件(12),所述固定件(11) 的下端和所述移动件(12)的下端分别设有刮料结构,且所述固定件(11)的刮料结构和所述移动件(12)的刮料结构的高度相同;所述移动件(12)能够沿所述固定板(11)的长度方向滑动以调节所述调节刮料组件(1)的刮料长度。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截面预制桩的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料车和所述造型车的所述滚筒倒角造型机构包括能够滚动的滚筒部,所述滚筒部包括至少一个滚筒单元,每个滚筒单元包括滚筒本体(703a)和两个倒角造型部(703b),所述倒角造型部(703b)设于所述滚筒本体(703a)端部,所述倒角造型部(703b)的外径沿朝向所述滚筒本体(703a)中部的方向渐缩; 可选地,所述倒角造型部(703b)呈环形,所述倒角造型部(703b)套接于所述滚筒本体(703a); 可选地,所述滚筒部所包括的滚筒单元的数量≥2,且依次沿横向分布,相邻所述滚筒单元之间相互独立设置和/或相互同轴连接,两个相邻所述滚筒单元之间间隔预定距离; 可选地,所述滚筒单元的两个所述倒角造型部(703b)之间的间距可调。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