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基于岸坡支护的生态化挡墙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河道挡墙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岸坡支护的生态化挡墙,包括挡墙本体、生态框架、水箱、翻转组件、排水组件、给水组件和两个植物展示组件,所述生态框架安装在挡墙本体的内侧壁上,所述水箱设置在生态框架的顶部,两个所述植物展示组件间隔设置在生态框架的内部,并且两个植物展示组件的一端延伸至生态框架的外部,所述翻转组件安装在生态框架的外侧壁上,所述排水组件安装在生态框架的顶部,并且排水组件的一端延伸至水箱的内部,所述给水组件安装在生态框架的外侧壁上,本发明两个植物展示组件翻转90°收纳至生态框架内,进而避免暴雨对两个植物展示组件中种植的各类植物造成损毁,减少维护人员的工作量。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广东;44 |
申请人: |
邵俊华 |
发明人: |
邵俊华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22-05-11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23-01-03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2210514487.X |
公开号: |
CN115559260A |
分类号: |
E02B3/06;E02B3/12;E03B3/02;A01G9/02;A01G13/00;A01G27/02;E;A;E02;E03;A01;E02B;E03B;A01G;E02B3;E03B3;A01G9;A01G13;A01G27;E02B3/06;E02B3/12;E03B3/02;A01G9/02;A01G13/00;A01G27/02 |
申请人地址: |
5282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平洲东区奕东永安坊47号 |
主权项: |
1.一种基于岸坡支护的生态化挡墙,其特征在于:包括挡墙本体(1)、生态框架(2)、水箱(3)、翻转组件(4)、排水组件(5)、给水组件(6)和两个植物展示组件(7),所述生态框架(2)安装在挡墙本体(1)的内侧壁上,所述水箱(3)设置在生态框架(2)的顶部,两个所述植物展示组件(7)间隔设置在生态框架(2)的内部,并且两个植物展示组件(7)的一端延伸至生态框架(2)的外部,所述翻转组件(4)安装在生态框架(2)的外侧壁上,并且翻转组件(4)用于对两个植物展示组件(7)进行翻转,所述排水组件(5)安装在生态框架(2)的顶部,并且排水组件(5)的一端延伸至水箱(3)的内部,所述给水组件(6)安装在生态框架(2)的外侧壁上,并且给水组件(6)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植物展示组件(7)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岸坡支护的生态化挡墙,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植物展示组件(7)均包括第一转轴(71)、第二转轴(72)、横板(73)、植物箱(74)、盖板(75)、输送管(76)、齿轮(77)、转动杆(78)、弧形滑槽(79)、滑动柱(791)和若干个种植盆(792),所述第一转轴(71)和第二转轴(72)转动安装在生态框架(2)的内侧壁上,并且第一转轴(71)的一端延伸至生态框架(2)的外部,所述横板(73)水平设置在生态框架(2)内,并且横板(7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转轴(71)和第二转轴(72)连接,所述植物箱(74)安装在横板(73)的顶部,所述盖板(75)螺接在植物箱(74)的顶部,若干个所述种植盆(792)等间距设置在盖板(75)上,并且若干个种植盆(792)的底端延伸至植物箱(74)的内部,每个所述种植盆(792)的底部均设有若干个通孔(793),所述输送管(76)水平设置在植物箱(74)的内部,并且输送管(76)的一端延伸至盖板(75)的外部,所述输送管(76)上设有若干个圆孔(794),若干个所述圆孔(794)与若干个种植盆(792)一一对应,所述齿轮(77)和转动杆(78)间隔设置在第一转轴(71)延伸至生态框架(2)外部的一端,所述弧形滑槽(79)开设在生态框架(2)的外侧壁上,所述滑动柱(791)滑动安装在弧形滑槽(79)内,并且滑动柱(791)的一端与转动杆(78)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岸坡支护的生态化挡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组件(4)包括L型架(41)、导轨(411)、滑块(412)、齿条(413)、U型架(42)、上安装块(43)、下安装块(44)、螺杆(45)、移动块(46)、连接板(461)、第一锥形齿(462)、转动柄(463)、传动部件(47)和两个竖杆(48),所述L型架(41)安装在生态框架(2)的外侧壁上,所述导轨(411)竖直设置在L型架(41)的外侧壁上,所述滑块(412)滑动安装在导轨(411)上,所述齿条(413)安装在滑块(412)的外侧壁上,并且齿条(413)与两个植物展示组件(7)中的齿轮(77)啮合,所述U型架(42)安装在生态框架(2)的外侧壁上,所述上安装块(43)和下安装块(44)分别安装在U型架(42)内,两个所述竖杆(48)对称设置在上安装块(43)和下安装块(44)上,所述螺杆(45)转动安装在上安装块(43)和下安装块(44)上,并且螺杆(45)的顶端延伸至U型架(42)的顶部上方,所述移动块(46)滑动安装在两个竖杆(48)上,并且移动块(46)与螺杆(45)螺纹配合,所述连接板(461)的两端分别与移动块(46)和滑块(412)连接,所述第一锥形齿(462)和转动柄(463)间隔设置在螺杆(45)的顶端,所述传动部件(47)安装在生态框架(2)的外侧壁上,并且传动部件(47)用于驱动第一锥形齿(462)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岸坡支护的生态化挡墙,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件(47)包括第一安装座(471)、第二安装座(472)、第一旋转轴(473)、第二旋转轴(474)、安装套(475)、主动链轮(476)、从动链轮(477)、链条(478)、第二锥形齿(479)和动力件(4791),所述第一安装座(471)和第二安装座(472)间隔设置在生态框架(2)的外侧壁上,所述第一旋转轴(473)和第二旋转轴(474)分别转动安装在第一安装座(471)和第二安装座(472)上,所述安装套(475)设置在第一旋转轴(473)的端部,所述安装套(475)的外壁上设有若干个绕其圆心等间距设置的旋转叶片(4751),所述主动链轮(476)安装在第一旋转轴(473)上,所述从动链轮(477)安装在第二旋转轴(474)上,所述链条(478)套设在主动链轮(476)和从动链轮(477)的外部,所述第二锥形齿(479)安装在第二旋转轴(474)的端部,并且第二锥形齿(479)与第一锥形齿(462)啮合,所述动力件(4791)安装在生态框架(2)的顶端外侧壁上,并且动力件(4791)位于若干个旋转叶片(4751)的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岸坡支护的生态化挡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件(4791)包括中转箱(4792)、第一浮板(4793)和限位板(4794),所述中转箱(4792)安装在生态框架(2)的顶端外侧壁上,并且中转箱(4792)位于若干个旋转叶片(4751)的上方,所述中转箱(4792)的底部设有矩形槽(4795),所述中转箱(4792)的内壁上对称设置有两个凹槽(4796),所述第一浮板(4793)设置在中转箱(4792)内,并且第一浮板(4793)的两侧与两个凹槽(4796)滑动配合,所述限位板(4794)安装在第一浮板(4793)的底部,并且限位板(4794)的底端穿过矩形槽(4795)延伸至相邻的两个旋转叶片(4751)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岸坡支护的生态化挡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组件(5)包括支撑座(51)、斜管(52)、排水管(53)、堵球(54)和供水部件(55),所述支撑座(51)安装在生态框架(2)的顶部,所述斜管(52)设置在支撑座(51)的顶端,所述排水管(53)安装在斜管(52)的底端最低处,并且排水管(53)与斜管(52)相连通,所述排水管(53)的底端位于中转箱(4792)的上方,所述堵球(54)设置在斜管(52)的内部,所述供水部件(55)安装在水箱(3)的内部,并且供水部件(55)的一端与斜管(52)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岸坡支护的生态化挡墙,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部件(55)包括供水筒(56)、第二浮板(57)、供水管(58)和若干个供水槽(59),所述供水筒(56)竖直设置在水箱(3)的内部,所述第二浮板(57)设置在供水筒(56)的内部,所述供水管(58)的两端分别与供水筒(56)和斜管(52)相连通,若干个所述供水槽(59)等间距设置在供水筒(56)的顶端。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岸坡支护的生态化挡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给水组件(6)包括收集筒(61)、给水管(62)、单向阀(63)、给水箱(64)和两个软管(65),所述收集筒(61)竖直设置在生态框架(2)的外侧壁上,并且收集筒(61)的顶端位于若干个旋转叶片(4751)的下方,所述给水箱(64)设置在生态框架(2)的内部底端,所述给水管(62)的两端分别与收集筒(61)和给水箱(64)相连通,所述单向阀(63)安装在给水管(62)上,两个所述软管(65)的一端与给水箱(64)相连通,两个所述软管(65)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植物展示组件(7)中的输送管(76)相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岸坡支护的生态化挡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浮板(4793)的顶部设有拉绳(4797),所述拉绳(4797)的一端延伸至中转箱(4792)的外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岸坡支护的生态化挡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墙本体(1)的顶部设有若干个等间距设置的植树槽(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