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防干涉行李箱密封条、车辆及密封条参数设计方法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后尾门密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干涉行李箱密封条、车辆及密封条参数设计方法。该防干涉行李箱密封条包括:夹持部、泡管和塞管。夹持部用于夹持在白车身止口上;泡管与夹持部连接;设定长度的塞管设于泡管内的设定位置,用于支撑泡管。该密封条参数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行李箱盖的过关角度,确定行李箱盖与白车身止口之间的干涉范围;根据行李箱盖与白车身止口之间的干涉范围,确定塞管的设定长度;判断泡管内设有塞管的密封条反力是否满足设定行李箱锁点密封反力要求,若否,则调整所述泡管和/或塞管压缩荷重,直至满足要求。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行驶过程中存在尾门与侧围之间发生磕碰产生异响的问题。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湖北;42 |
申请人: |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饶天宇;戴文硕;郑溢;付磊;蒋磊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22-10-09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23-01-06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2211231573.6 |
公开号: |
CN115570956A |
代理机构: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何伟 |
分类号: |
B60J10/84;B60J10/36;B60J5/10;B;B60;B60J;B60J10;B60J5;B60J10/84;B60J10/36;B60J5/10 |
申请人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汉市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东风大道特1号 |
主权项: |
1.一种防干涉行李箱密封条,其特征在于,包括: 夹持部(1),其用于夹持在白车身止口(2)上; 泡管(3),其与所述夹持部(1)连接; 设定长度的塞管(4),其设于所述泡管(3)内的设定位置,用于支撑所述泡管(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干涉行李箱密封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塞管(4)包括外层管(41)和设于其内的内层管(42),所述外层管(41)和内层管(42)之间通过多个间隔设置的支撑条(43)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干涉行李箱密封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管(41)和内层管(42)均为六边形,通过六个间隔设置的支撑条(43)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干涉行李箱密封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塞管(4)抵持在所述泡管(3)内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干涉行李箱密封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塞管(4)为海绵制件。 6.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防干涉行李箱密封条。 7.一种密封条参数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设计如权利要求1所述防干涉行李箱密封条的参数,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行李箱盖(5)的过关角度,确定行李箱盖(5)与白车身止口(2)之间的干涉范围; 根据行李箱盖(5)与白车身止口(2)之间的干涉范围,确定塞管(4)的设定长度; 判断泡管(3)内设有塞管(4)的密封条反力是否满足设定行李箱锁点密封反力要求,若否,则调整所述泡管(3)和/或塞管(4)压缩荷重,直至满足要求。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密封条参数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根据行李箱盖(5)的过关角度,确定行李箱盖(5)与白车身止口(2)之间的干涉范围,包括: 获取行李箱盖(5)的过关角度; 建立包括行李箱盖(5)与白车身止口(2)的模型,并使所述行李箱盖(5)处于过关角度位置; 在所述行李箱盖(5)与白车身止口(2)的接触位置间隔设定间距绘制断面,当所述行李箱盖(5)与白车身止口(2)之间的间隙不满足设定间隙,或者所述行李箱盖(5)与白车身止口(2)之间的面差不满足设定面差时,判定行李箱盖(5)与白车身止口(2)之间的干涉。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密封条参数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获取行李箱盖(5)的过关角度,包括: 将所述行李箱盖(5)的锁扣调至极限位置; 关闭所述行李箱盖(5),确定行李箱盖(5)的过关角度。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密封条参数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判断泡管(3)内设有塞管(4)的密封条反力是否满足设定行李箱锁点密封反力要求,包括: 根据泡管(3)的压缩荷重和长度,确定泡管(3)的总反力矩,根据塞管(4)的压缩荷重和长度,确定塞管(4)的总反力矩; 根据泡管(3)的总反力矩和塞管(4)的总反力矩,确定行李箱锁点密封反力; 根据行李箱锁点密封反力,判断泡管(3)内设有塞管(4)的密封条反力是否满足设定行李箱锁点密封反力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