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充泥管袋-膜袋混凝土结合钢板桩的组合围堰结构
专利名称: 一种充泥管袋-膜袋混凝土结合钢板桩的组合围堰结构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充泥管袋‑膜袋混凝土结合钢板桩的组合围堰结构,包括底部设于河床底上且顶部延伸至河面外的内棱体和外棱体,内棱体和外棱体分别位于基坑侧和迎水侧,内棱体和外棱体均由充泥管袋堆砌而成,内棱体和外棱体之间设有防水结构,内棱体和外棱体上均分别插设有一排钢板桩且钢板桩底部延伸至河床底以下,位于纵向方向上的钢板桩之间通过钢围檩进行连接,位于横向方向上的钢板桩之间通过钢拉杆进行连接,钢拉杆穿过钢围檩和钢板桩并固定在钢围檩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可以有效增加单纯钢板桩围堰和膜袋围堰的安全性,通过把钢板桩施工从水上施工转变为陆上施工,可以减少大量的施工时间,降低施工难度,相对缩短工期。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上海;31
申请人: 上海城建市政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志义;张轶;陈台礼;钟铧炜;罗京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22-08-31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23-01-24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2222299469.2
公开号: CN218373953U
代理机构: 上海申蒙商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黄明凯
分类号: E02D19/04;E;E02;E02D;E02D19;E02D19/04
申请人地址: 200032 上海市徐汇区宛平南路1099号
主权项: 1.一种充泥管袋-膜袋混凝土结合钢板桩的组合围堰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设于河床底上且顶部延伸至河面外的内棱体和外棱体,所述内棱体和所述外棱体分别位于基坑侧和迎水侧,所述内棱体和所述外棱体均由充泥管袋堆砌而成,所述内棱体和所述外棱体之间设有防水结构,所述内棱体和所述外棱体上均分别插设有一排钢板桩且所述钢板桩底部延伸至所述河床底以下,位于纵向方向上的钢板桩之间通过钢围檩进行连接,位于横向方向上的钢板桩之间通过钢拉杆进行连接,所述钢拉杆穿过所述钢围檩和所述钢板桩并固定在所述钢围檩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泥管袋-膜袋混凝土结合钢板桩的组合围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棱体上的钢板桩内侧铺设有纵向设置的反滤土工布,所述外棱体上的钢板桩内侧铺设有纵向设置的防渗土工布。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泥管袋-膜袋混凝土结合钢板桩的组合围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棱体、所述外棱体、两排所述钢板桩以及所述钢围檩形成的空间内填充有填砂层。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充泥管袋-膜袋混凝土结合钢板桩的组合围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填砂层顶部设置有护顶砼。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泥管袋-膜袋混凝土结合钢板桩的组合围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棱体内侧施作有膜袋砼。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泥管袋-膜袋混凝土结合钢板桩的组合围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结构由贴于所述内棱体设置的反滤土工布和贴于所述外棱体设置的防渗土工布组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泥管袋-膜袋混凝土结合钢板桩的组合围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棱体上的钢板桩顶部高于所述内棱体上的钢板桩顶部,所述外棱体上的钢板桩底部深于所述内棱体上的钢板桩底部。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