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合抬吊梁及合抬吊装系统
专利名称: 一种合抬吊梁及合抬吊装系统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吊机吊装辅助工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合抬吊梁及合抬吊装系统。合抬吊梁包括:吊物连接部、第一吊机连接部和第二吊机连接部;第一吊机连接部和第二吊机连接部分别发生远离吊物连接部与待搬运设备连接处的同向偏移,以使第一吊机连接部、吊物连接部和第二吊机连接之间形成有效高度空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合抬吊梁通过形成的有效高度空间容纳待搬运设备顶部的部分结构,在不提高所使用的吊机及其臂杆规格的前提下,能够利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合抬吊梁吊装更高更大规格的待搬运设备,从而解决在传统的双吊合抬作业中,吊机受到待搬运设备高度因素限制的问题。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北京;11
申请人: 华电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宋云峰;逯鹏;郭小亮;王怀明;余刚;刘仁泉;柴方亮;唐云龙;程建锋;彭松华;尹志波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23-04-28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23-11-28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2321021343.7
公开号: CN220098246U
代理机构: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刘林涛
分类号: B66C1/10;B;B66;B66C;B66C1;B66C1/10
申请人地址: 100070 北京市丰台区汽车博物馆东路6号院1号楼B座11层
主权项: 1.一种合抬吊梁,合抬吊梁适于连接在吊机上并适于与待搬运设备相连,所述吊机适于驱动所述合抬吊梁以吊装所述待搬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抬吊梁包括: 吊物连接部(10),下侧适于与待搬运设备相连; 第一吊机连接部(20),位于所述吊物连接部(10)的一侧,所述第一吊机连接部(20)适于与吊机相连; 第二吊机连接部(30),位于所述吊物连接部(10)的另一侧,所述第二吊机连接部(30)适于与另一吊机相连; 所述第一吊机连接部(20)和所述第二吊机连接部(30)分别发生远离所述吊物连接部(10)与所述待搬运设备连接处的同向偏移,以使所述第一吊机连接部(20)、所述吊物连接部(10)和所述第二吊机连接之间形成有效高度空间(S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抬吊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物连接部(10)的上侧设置有自重吊点,所述自重吊点适于与吊机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合抬吊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重吊点包括沿所述吊物连接部(10)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自重吊点(1)和第二自重吊点(2),所述第一自重吊点(1)适于与靠近所述第一吊机连接部(20)的吊机相连,所述第二自重吊点(2)适于与靠近所述第二吊机连接部(30)的吊机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合抬吊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吊机连接部(20)与吊机连接处和所述第二吊机连接部(30)与吊机连接处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吊物连接部(10)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合抬吊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抬吊梁包括两个梁体(3),以及连接在两个所述梁体(3)之间的第一主横梁(4)、第二主横梁(5)及若干负横梁(6); 若干所述负横梁(6)在所述吊物连接部(10)处与两个所述梁体(3)相连; 第一主横梁(4)在所述第一吊机连接部(20)处与两个所述梁体(3)相连; 第二主横梁(5)在所述第二吊机连接部(30)处与两个所述梁体(3)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合抬吊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横梁(4)上设置有适于与吊机相连的第一吊机吊点(7),所述第一吊机吊点(7)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限位板(701),以及连接在两个所述第一限位板(701)之间的第一销轴(702); 所述第二主横梁(5)上设置有适于与吊机相连的第二吊机吊点(8),所述第二吊机吊点(8)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限位板,以及连接在两个所述第二限位板之间的第二销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合抬吊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横梁(6)上设置有所述自重吊点。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或6或7中任一项所述的合抬吊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物连接部(10)下侧设置有若干适于与待搬运设备相连的吊装吊点(9)。 9.一种合抬吊装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两台吊机; 待搬运设备; 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合抬吊梁,所述合抬吊梁与两台所述吊机相连,且所述合抬吊梁与所述待搬运设备相连,两台所述吊机适于驱动所述合抬吊梁以吊装所述待搬运设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合抬吊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搬运设备为导管架基础。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