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穿透支原体P35脂蛋白在SV-HUC-1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的用途及确定方法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病原生物学和医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穿透支原体P35脂蛋白在SV‑HUC‑1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的用途及确定方法。本发明阐明了Mpe经P35黏附和入侵宿主细胞的机制,确定了ACTG1蛋白是Mpe‑P35蛋白黏附SV‑HUC‑1细胞的主要受体,实验验证了使用ACTG1处理后的P35脂蛋白和穿透支原体、再与SV‑HUC‑1细胞孵育时P35脂蛋白和穿透支原体对细胞的黏附明显减少,同时还实验验证了ACTG1蛋白的抗体能降低穿透支原体和P35脂蛋白对SV‑HUC‑1细胞的黏附,为利用SV‑HUC‑1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ACTG1或受体蛋白ACTG1的抗体制备治疗或预防与穿透支原体P35脂蛋白相互作用的药物提供了理论基础。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湖南;43 |
申请人: |
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 |
发明人: |
罗浩荡;曾焱华;黎霞;肖花;何军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23-06-10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23-11-28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2310684000.7 |
公开号: |
CN117129684A |
代理机构: |
武汉华旭知识产权事务所 |
代理人: |
高剑锋 |
分类号: |
G01N33/68;G01N33/569;G01N33/58;G01N30/02;G01N30/72;G;G01;G01N;G01N33;G01N30;G01N33/68;G01N33/569;G01N33/58;G01N30/02;G01N30/72 |
申请人地址: |
421002 湖南省衡阳市珠晖区东风南路336号 |
主权项: |
1.利用SV-HUC-1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ACTG1制备治疗或预防与穿透支原体P35脂蛋白相互作用的药物中的用途。 2.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SV-HUC-1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ACTG1的抗体制备治疗或预防与穿透支原体P35脂蛋白相互作用的药物中的用途。 3.一种确定权利要求1中与穿透支原体P35脂蛋白相互作用的SV-HUC-1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ACTG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穿透支原体P35脂蛋白的表达纯化:诱导表达、纯化含P35全部氨基酸的重组蛋白P35,将所得重组蛋白P35浓缩并进行浓度鉴定; 步骤2.重组蛋白P35抗体的制备:将重组蛋白P35与弗氏佐剂混合,对兔进行免疫、免疫后收集兔血清,将免疫球蛋白部分经连续硫酸铵沉淀法粗提纯,然后经溴化氰活化的琼脂糖4B偶联和洗脱对重组蛋白P35特异的抗体进行纯化; 步骤3.判断P35是否为穿透支原体对SV-HUC-1细胞的黏附相关蛋白:分别培养SV-HUC-1细胞和穿透支原体;通过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测重组蛋白P35和穿透支原体黏附SV-HUC-1细胞的情况,以及检测步骤2所制备的重组蛋白P35抗体能否抑制穿透支原体对SV-HUC-1细胞的黏附; 步骤4.分析SV-HUC-1细胞膜中可能与重组蛋白P35发生特异结合的受体蛋白:取SV-HUC-1细胞膜蛋白进行SDS-PAGE分析,然后切取与改良VOPBA实验中明显条带对应的40kDa~55kDa附近胶条进行HPLC-MS分析出SV-HUC-1细胞膜中可能与重组蛋白P35发生特异结合的受体蛋白为ACTG1和KRT8; 步骤5.鉴定受体蛋白ACTG1和KRT8是否存在于SV-HUC-1细胞膜上并确定受体蛋白ACTG1和KRT8的分布情况:利用Westernblotting对受体蛋白进行鉴定,并通过间接免疫荧光观察其在SV-HUC-1细胞膜中的分布情况、确定受体蛋白ACTG1和KRT8在SV-HUC-1细胞上的定位; 步骤6.验证两种受体蛋白ACTG1和KRT8是否能与重组蛋白P35发生相互作用:通过Far-western blotting、间接ELISA、免疫共沉淀和免疫荧光共定位4种独立的实验方法确定重组蛋白P35能与ACTG1发生特异结合、但不与KRT8发生相互作用; 步骤7.验证ACTG1是否影响穿透支原体和重组蛋白P35对SV-HUC-1细胞的黏附:采用黏附-黏附抑制实验并利用间接免疫荧光观察ACTG1及其抗体对穿透支原体和重组蛋白P35黏附SV-HUC-1细胞的影响,最终确定ACTG1蛋白是Mpe-P35蛋白黏附SV-HUC-1细胞的主要受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检测重组蛋白P35和穿透支原体黏附SV-HUC-1细胞的情况,以及检测重组蛋白P35抗体能否抑制穿透支原体对SV-HUC-1细胞的黏附的具体操作为: (1)铺板:取一瓶生长状态良好的SV-HUC-1细胞,加入完全培养基,吹打均匀;向带有无菌爬片的24孔板孔内加入细胞悬液和完全培养液,混匀后置于37℃,5%CO2培养箱中培养; (2)将细胞分组进行实验: ①rP35黏附组:更换新鲜培养基后,向孔内加入50μg/mL的rP35,所述rP35即重组蛋白P35,37℃孵育过夜; ②Mpe黏附组:更换新鲜培养基后,向孔内加入1×107CCU/mL的Mpe,所述Mpe即穿透支原体,37℃孵育过夜; ③抗体黏附抑制组:在与SV-HUC-1细胞孵育前,先将Mpe与rP35特异性兔抗或免疫前血清在37℃条件下预孵育2h,更换新鲜培养基后与细胞孵育; ④空白对照组:只更换新鲜培养基,其余不做任何处理; (3)固定:PBS冲洗细胞3次,洗涤后每孔加入4%的多聚甲醛,4℃固定细胞30min; (4)封闭:PBS洗涤4次,洗涤后每孔加入F-12K完全培养基,37℃封闭1h; (5)一抗:PBS洗涤3次,根据细胞分组加入不同的一抗; ①rP35黏附组:加入150μL的rP35兔抗,37℃孵育2h; ②Mpe黏附组:加入150μL的Mpe兔抗,37℃孵育2h; ③抗体黏附抑制组:加入150μL的Mpe兔抗,37℃孵育2h; ④空白对照组:加入150μL的rP35兔抗或Mpe兔抗,37℃孵育2h; (5)二抗:PBS洗涤5次,洗涤后加入Alexa Fluor 488偶联的羊抗兔IgG,避光37℃染色1h; (6)核染:PBS洗涤5次,洗涤后加入DAPI,避光37℃孵育10min; (7)制片:PBS洗涤5次,在载玻片上滴上抗荧光猝灭剂,取出爬片将细胞面铺在抗荧光猝灭剂上,并用指甲油封片,用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所述Far-western blotting的实验方法具体为: (1)将rP35蛋白煮样后进行跑胶、转膜、封闭; (2)TBST洗涤2次,每次4min,PVDF膜与SV-HUC-1细胞膜蛋白悬液4℃孵育过夜; (3)TBST洗涤6次,每次4min,分别与ACTG1兔抗和KRT8兔抗4℃孵育12h以上; (4)TBST洗涤6次,每次4min,与1:5000稀释的HRP偶联的羊抗兔IgG 37℃孵育1h; (5)TBST洗涤6次,每次4min;用滤纸稍吸干水分后滴加超敏ECL显影液在化学发光成像系统中拍照。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所述间接ELISA的实验方法具体为: (1)包被rP35于酶标板上,洗涤并进行封闭; (2)PBST洗板2次,与ACTG1蛋白或KRT8蛋白37℃孵育2h,同时设置对照组; (3)PBST洗板4次,每次4min,实验组分别与1:2000稀释的ACTG1兔抗或1:2000稀释的KRT8兔抗37℃孵育2h; (4)PBST洗板4次,每次4minn,与1:5000稀释的HRP偶联的羊抗兔IgG 37℃孵育1h; (5)PBST洗板6次,每次4min,显色后使用酶标仪检测每孔的A450值。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所述免疫共沉淀的实验方法具体为: (1)将200μL的SV-HUC-1细胞膜蛋白悬液与100μL的rP35蛋白(10μg/mL)混匀后置于冰上,水平摇床摇晃过夜,过夜后加入40μL 50%的ProteinA/G琼脂糖珠工作液,继续冰上摇晃2h以去除非特异性蛋白; (2)4℃,14000rpm离心15min,收集上清; (3)将上清分至5个EP管内,一管加入5X蛋白上样缓冲液煮沸10min后放入-20℃保存,其余四管分别加入rP35兔抗、ACTG1鼠抗、鼠IgG和兔IgG,冰上摇晃过夜; (4)过夜后每管加入10μL 50%的ProteinA/G琼脂糖珠工作液以捕获抗原抗体结合物,冰上摇晃过夜; (5)4℃,14000rpm离心15秒,PBS洗涤4次,弃上清后使用60μL的PBS重悬沉淀,重悬后加入12.5μL蛋白电泳上样缓冲液煮沸,并进行Western blotting分析。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所述免疫荧光共定位的实验方法具体为: (1)细胞铺板培养12h后,固定封闭; (2)PBS洗涤3次后,向孔内加入rP35或Mpe,37℃孵育2h; (3)PBS洗涤4次后孔内一起加入ACTG1鼠抗和rP35兔抗或ACTG1鼠抗和Mpe兔抗血清,4℃孵育过夜; (4)PBS洗涤4次后加入Alexa Fluor 488偶联的羊抗兔二抗和Cy3标记的羊抗鼠二抗混合液,37℃避光染色1h; (5)PBS洗涤5次后,DAPI染核10min,洗涤制片后在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7中观察ACTG1及其抗体对穿透支原体和重组蛋白P35黏附SV-HUC-1细胞的影响的具体操作为: (1)将SV-HUC-1细胞固定、封闭后分组进行实验: ①阳性对照组:细胞经洗涤后直接与150μL的rP35 50μg/mL或Mpe 1×107CCU/mL 37℃孵育2h;洗涤后与150μL的rP35兔抗或Mpe兔抗37℃孵育2h;洗涤后与150μL的Cy3标记的羊抗兔二抗37℃染色1h,核染制片后在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 ②ACTG1蛋白预处理组:rP35和Mpe先与ACTG1蛋白0.25mg/mL 37℃孵育2h,再与孔板中的SV-HUC-1细胞37℃孵育2h;随后与rP35兔抗或Mpe兔抗37℃孵育2h;用Cy3标记的羊抗兔二抗37℃染色1h,核染制片后在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 ③ACTG1抗体预孵育组:孔板中的SV-HUC-1细胞先与150μL的ACTG1抗体37℃孵育2h,洗涤后与rP35或Mpe在37℃下孵育2h;随后与rP35兔抗或Mpe兔抗37℃孵育2h;用Cy3标记的羊抗兔二抗37℃染色1h,核染制片后在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