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组合式沉管沉放驳
专利名称: 组合式沉管沉放驳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式沉管沉放驳,属于沉管隧道施工技术领域。该组合式沉管沉放驳包括船体和沉管吊放装置;船体包括两个浮体和两个横梁;以浮体的长度方向为纵向,两个浮体沿横向并排设置;两个横梁均沿横向架设于两个浮体之间,两个横梁分别位于浮体的纵向两端,横梁下方且位于两个浮体之间的空间用于容纳沉管;横梁与浮体可拆卸连接,当横梁与浮体拆离后,两个横梁可拆卸连接构成组合体;沉管吊放装置设置于两个横梁上,用于在横梁与浮体连接成船体的状态下连接位于横梁下方的空间内的沉管,并控制沉管的沉放。该组合式沉管沉放驳能够快速组装,组装效率高、周期短。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
申请人: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发明人: 潘伟;匡磊;刘德进;李进;鞠鹏;冯甲鑫;王翔;付院平;孟凡利;苏长玺;鲍占礼;张建军;魏红波;管泽旭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23-06-29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23-11-21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2321686974.0
公开号: CN220058090U
代理机构: 青岛清泰联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张玲
分类号: E02D29/07;E;E02;E02D;E02D29;E02D29/07
申请人地址: 266071 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福州南路16号;
主权项: 1.组合式沉管沉放驳,其特征在于,包括: 船体,其包括: 两个浮体,以所述浮体的长度方向为纵向,两个所述浮体沿横向并排设置; 两个横梁,两个所述横梁均沿横向架设于两个所述浮体之间,两个所述横梁分别位于所述浮体的纵向两端,所述横梁下方且位于两个所述浮体之间的空间用于容纳沉管;所述横梁与所述浮体可拆卸连接,当所述横梁与所述浮体拆离后,两个所述横梁可拆卸连接构成组合体; 沉管吊放装置,其设置于两个所述横梁上,用于在所述横梁与所述浮体连接成所述船体的状态下连接位于所述横梁下方的所述空间内的所述沉管,并控制所述沉管的沉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沉管沉放驳,其特征在于,所述浮体包括位于纵向两端的横梁连接部,以及连接于两个所述横梁连接部之间的支撑部;所述横梁的两端设有用于分别与两个所述浮体对应端的两个所述横梁连接部相搭接的搭接部,所述搭接部与所述横梁连接部可拆卸连接;所述支撑部设有沿纵向延伸的轨道,所述轨道上滑动连接有横梁移动支撑件;两个所述浮体的所述横梁移动支撑件用于在所述组合体中的一个所述横梁两端的所述搭接部分别搭接于两个所述浮体对应端的两个所述横梁连接部上时,支撑另一所述横梁两端的所述搭接部,并在两个所述横梁相拆离后运输其支撑的所述横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式沉管沉放驳,其特征在于,所述搭接部与所述横梁连接部通过第一连接件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式沉管沉放驳,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的两端还设有用于与所述浮体侧部相抵以限制所述横梁与所述浮体相对位置的限位件,所述搭接部下方形成有用于容纳所述浮体的所述横梁连接部的凹腔,所述限位件设置于所述凹腔面向所述横梁连接部一侧的腔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式沉管沉放驳,其特征在于,所述凹腔面向所述横梁连接部一侧的腔壁的上部为竖直面、下部为向远离所述横梁连接部方向倾斜的倾斜面,所述限位件设置于所述倾斜面。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式沉管沉放驳,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式沉管沉放驳还包括用于调控所述横梁随所述横梁移动支撑件移动方向的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设置于两个所述横梁的对应端之间,所述调节装置为两个,两个所述调节装置分别靠近所述横梁的两端;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横梁同一端的两个调节绞车,以及连接于两个所述调节绞车之间的调节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沉管沉放驳,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组合体中,两个所述横梁的相对侧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二连接件和第三连接件,相对设置的所述第二连接件和所述第三连接件可拆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组合式沉管沉放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为连接座,所述第三连接件为连接板,所述连接板插入所述连接座中并通过螺栓连接于所述连接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沉管沉放驳,其特征在于,所述沉管吊放装置包括布设于两个所述横梁上的多个沉放绞车和多个安装绞车,所述沉放绞车连接有用于沉放所述沉管的沉放缆,所述安装绞车连接有用于调整所述沉管位置和角度的安装缆。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沉管沉放驳,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式沉管沉放驳还包括系泊装置,所述系泊装置包括布设于两个所述横梁上的多个系泊绞车,每一所述横梁靠近两端处均设有所述系泊绞车,所述系泊绞车连接有系泊缆。
所属类别: 实用新型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