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基坑肥槽回填的装置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坑肥槽回填的装置,具体涉及基坑肥槽回填技术领域,包括设在基坑上方的顶板,所述顶板底部设有两个螺纹块,两个螺纹块底部前后两侧均设有升降腿组件,用于支撑顶板,所述顶板顶部后侧开设有通孔。本实用新型通过推动顶板移至基坑上方,回填的材料经过输料槽输送到输料管内,然后经波纹管和下料管流到基坑内,同时使用四个升降腿组件调节顶板的高度,利用连接板和安装板支撑下料管,方便工作人员抓住拉杆带动下料管在通孔内左右、前后倾斜,使材料经过下料管缓慢的输送到基坑内,避免对基坑内壁的防水材料造成冲击损坏,并且工作人员还可以推动顶板在基坑上一边移动一边填料,构造简单,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
专利类型: |
实用新型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河南;41 |
申请人: |
河南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马新伟;崔明超;赵静超;杨龙龙;魏川胜;秦奋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23-05-31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23-11-07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2321359990.9 |
公开号: |
CN219973227U |
代理机构: |
天津创信方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孟燕杰 |
分类号: |
E02D17/18;E02D15/02;E02D31/00;E;E02;E02D;E02D17;E02D15;E02D31;E02D17/18;E02D15/02;E02D31/00 |
申请人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金水路103号院1号楼 |
主权项: |
1.一种基坑肥槽回填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在基坑肥槽(1)上方的顶板(2),所述顶板(2)底部设有两个螺纹块(3),两个螺纹块(3)底部前后两侧均设有升降腿组件(4),用于支撑顶板(2); 所述顶板(2)顶部后侧开设有通孔(5),所述通孔(5)内设有回填组件(6),所述回填组件(6)包括下料管(601),所述下料管(601)顶部固定连通有波纹管(602),所述波纹管(602)顶部固定连通有输料管(603),所述输料管(603)顶部固定设有输料槽(604); 所述下料管(601)前端铰接有连接板(605),所述连接板(605)前端转动设有安装板(606),所述安装板(606)与通孔(5)内壁固定,用于调节下料管(601)的位置,所述输料管(603)两侧通过支撑板(607)与通孔(5)内壁固定; 所述顶板(2)底部设有驱动组件(7),用于驱动两个螺纹块(3)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肥槽回填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管(601)内部设有螺杆(8),所述螺杆(8)顶部固定设有微型电机(9),用于驱动螺杆(8)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坑肥槽回填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电机(9)外侧套设有保护套(10),所述保护套(10)通过连接杆与输料管(603)内壁固定,用于保护微型电机(9)。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坑肥槽回填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管(601)一侧活动设有拉杆(11),用于调节下料管(601)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肥槽回填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升降腿组件(4)均包括液压杆(401),所述液压杆(401)顶部与螺纹块(3)底部固定,所述液压杆(401)底部固定设有脚垫(402),所述脚垫(402)底部固定设有万向轮(40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坑肥槽回填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脚垫(402)上均螺纹连接有螺钉(12),所述螺钉(12)底部插到基坑肥槽(1)周围的泥土中。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坑肥槽回填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2)底部开设有移动槽(13),所述驱动组件(7)包括螺纹杆(701),所述螺纹杆(701)转动设在移动槽(13)内,所述螺纹杆(701)外壁表面加工有两处方向相反的螺纹,两个螺纹块(3)均与螺纹杆(701)螺纹连接,用于调节液压杆(401)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坑肥槽回填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2)一侧固定设有伺服电机(702),所述伺服电机(702)输出轴一端贯穿顶板(2)并与螺纹杆(701)一侧固定,用于驱动螺纹杆(701)旋转。 |
所属类别: |
实用新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