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名: |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高速公路PPP项目特许定价模型研究 |
关键词: | 高速公路;PPP项目;特许定价模型;系统动力学 |
摘要: | 高速公路作为现代化交通基础设施,促进了沿线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是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有力支撑。但是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的工程项目多、质量要求高,占用土地多和投资数额巨大的特点也使资金问题在高速公路的建设过程中至关重要。PPP模式作为重要的融资手段,可以有效地弥补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存在的巨大资金缺口,已经越来越多地在我国高速公路建设中得到应用。PPP项目的核心问题是特许定价,他决定了一个项目商业上的可行性及盈利能力。现在已有很多的PPP项目特许定价研究方法在理论界,但是从目前高速公路特许定价的实践效果来看却存在不少问题,甚至会因为特许定价失当而导致项目最终失败。因此,汲取国内外高速公路特许经营及其定价的相关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高速公路项目的特许定价进行深入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特许定价属于半结构化决策的范畴,它面临着许多复杂多变的影响因素,而且涉及到的影响因素往往很多数据不确定、不完整或者无法量化。如果直接使用数学模型来确定特许定价的问题则往往会忽略许多不能量化的重要的决策信息,从而导致模型无法运行或计算结果错误等问题。基于此,本文通过对最近文献和自身研究的综合回顾,总结比较各个方法的优劣,最后提出将特许定价参数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可以被量化和确定的参数,如工程项目的总投资成本,运营成本、贷款利息等;第二类是无法量化的参数,例如政府支持的程度、价格竞争力等。 基于第一类可量化参数,通过使用系统动力学模型,计算高速公路PPP项目的基本价格。从工程经济学的角度,对高速公路的特许定价进行经济分析,采用NPV作为最合适的投资决策指标。在本研究中采用Vensim PLE软件通过因果循环和反馈回路分析特许定价参数之间的关系,建立基于系统动力学的高速公路PPP项目基本价格模型。然后通过实际案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模拟的结果和该高速公路的实际特许价格非常接近,很好的验证了高速公路PPP项目基本价格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基于第二类不可量化的参数,运用案例推理技术(CBR)调整基本特许价格形成最终价格。综合考虑高速公路PPP项目的特许经营及其关键风险因素,对现行特许价格作出调整。在本文中,采用CBR方法考虑对于高速公路PPP项目特许权定价无法量化的风险因素的影响,通过计算基本价格和最终价格之间的调整系数,确定特许定价的最终价格。 本研究所提出的系统动力学的方法更适合特许权定价模型的制定,为政府和项目公司以及出行者进行特许价格的决策提供理论基础和应用依据。从而帮助政府和私人投资者在PPP项目上的资费方案达成共识,创造“双赢”的局面。 |
作者: | 陈欢欢 |
专业: | 土木工程建造与管理 |
导师: | 莫俊文 |
授予学位: | 硕士 |
授予学位单位: | 兰州交通大学 |
学位年度: | 2014 |
正文语种: | 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