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名: | 城市道路畸形交叉口改造优化设计与评价研究 |
关键词: | 城市道路;畸形交叉口;优化设计;微观仿真;层次分析法 |
摘要: |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交通拥堵、行车安全性不足等城市病越来越突出。而城市道路畸形交叉口由于特殊的枢纽服务功能使其成为路网中的关键节点,其特点是面积大、行车轨迹不规则、进出口路径复杂,所表现出的城市交通病更加严重。因此,城市道路畸形交叉口的改造有着重要的社会价值和意义。 本文研究对象为城市道路畸形交叉口,重点解决畸形交叉口的改造方法与方案评价问题。为此,本文进行了城市道路畸形交叉口改造优化设计与评价研究。具体内容如下: 通过对畸形交叉口的分类和交通特性的分析,分别从自身条件、硬件条件、软件条件三个方面总结我国城市道路畸形交叉口存在的问题。以畸形交叉口信息库为基础,分析了影响畸形交叉口通行能力的五大因素是车道数、左转弯及大型车比例、相交道路交角、纵向坡度。根据交叉口现存问题及影响因素,从工程、渠化、控制、管理、景观五个方面归纳治理措施。综合具体的措施,提出多路交叉口可行性的改造设计方法,主要有交叉口形式标准化法、面积合理化法、交通组织设计法、去环岛化法,并描述各种方法的适用性。 利用以上方法对莆田324国道兰溪街六路交叉口进行改造设计,提出三种设计方案,详细阐述了各方案的特点,借助微观仿真软件 vissim对三种改造方案进行模拟仿真并输出仿真参数。各方案仿真输出的通行量、延误、排队长度、行程时间等交通参数与其特点相吻合,验证了改造方案的合理性。 面对多种改造方案之间的比选,论文借助组合评价方法—多层次灰色关联分析法进行方案评价。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紧密结合新型交通设计目标:安全、效率、环保、公正,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并详细阐述各指标的获取方式,重点介绍了畸形交叉口通行能力的计算方法。结合专家群打分,利用层次分析法原理计算指标权重。根据已知的权重及指标值,利用灰色关联分析原理对各改造方案的关联度进行比较和排序。最后运用此理论评价兰溪街六路交叉口三种改造方案,最终得出各方案关联度大小为:方案三>方案二>方案一,即方案三为最佳改造方案。 |
作者: | 李尚辉 |
专业: | 交通运输工程 |
导师: | 张正雄;潘瑞春 |
授予学位: | 硕士 |
授予学位单位: | 福建农林大学 |
学位年度: | 2015 |
正文语种: | 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