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位论文 >详情
原文传递 成都市土地利用特征对居民出行方式的影响研究
论文题名: 成都市土地利用特征对居民出行方式的影响研究
关键词: 交通管理;出行方式;道路拥堵;土地利用
摘要: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向城镇迁徙,给城镇带来了巨大的人口压力。同时,由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均小汽车数量呈爆炸式增长。有数据显示,2013年的人均汽车保有量为2003年的十倍。这两个现象的发生使城市拥堵问题越来越受到各个国家的重视,居民由于拥堵耗费在路上的成本大大增加。经过国内外的交通管理实践,发现只从供给方和需求方采取策略并不能很好地解决拥堵问题。追根溯源,交通“流”的“源”在于城市的土地利用,如何从土地利用的角度出发解决上述问题即为本文的出发点。
  本文以成都市中心城区为例探讨城市土地利用对居民出行方式的影响,一方面系统回顾了相关的理论研究,归纳总结了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而选定本文的理论依据——随机效用理论;另一方面根据理论建立多项Logit模型进行实证研究。根据以上的文献总结,将土地利用特征用居住密度、就业密度、用地混合度以及路网密度表征。根据出行目的,将出行分为通勤出行以及非通勤出行;根据出行方式,将出行分为汽车出行以及非汽车出行(公共交通、自行车、步行等)两类。对通勤出行而言,由于其拥有固定的起讫点,所以分析居住地和工作地的土地利用特征对其的影响;对于非通勤出行,将非通勤出行分为购物出行、娱乐出行、就餐出行以及就医出行,由于其出行终点的不确定性,只分析居住地的土地利用特征对其的影响。
  而后通过实证研究得到结论如下:1、对于通勤出行,居住地的居住密度、就业密度以及用地混合度对居民选择汽车通勤出行有负的影响,对非汽车通勤出行有正的影响;路网密度恰恰相反。工作地只有居住密度和就业密度对居民通勤出行有影响。
  2、对于非通勤出行,居住密度和就业密度增加会降低居民购物出行以及娱乐出行时选择汽车的概率。增加土地混合使用程度以及降低路网密度会降低居民购物出行、娱乐出行以及就餐出行时选择汽车的概率。土地利用特征对就医出行无影响。
  3、青羊区以及锦江区的居民不论在通勤出行还是在非通勤出行中选择汽车出行的概率都较小,选择非汽车出行的概率较大;而金牛区与成华区恰恰相反。
  4、用地混合度对出行的影响最显著,其次为居住密度和就业密度,而路网密度的影响最小。
作者: 刘昌
专业: 管理科学与工程
导师: 李军
授予学位: 硕士
授予学位单位: 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年度: 2016
正文语种: 中文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