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名: | 昔格达层填筑路堤本体离心模型试验研究 |
关键词: | 铁路线路;路堤工程;变形特性;稳定性;离心模型 |
摘要: |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中国西部区域山地众多,其中云南、贵州、四川、重庆等地的山地面积占比均超过85%,山地的特殊地形约束,势必会使得西部基础设施的建设进程中涌现大量的高填方路堤工程,保障路基的稳定性对于保证铁路线路运营安全至关重要,因此高填方路基相比一般路基,在填料选择和施工工艺上有更加严格的要求。 本文依托成昆铁路攀枝花南站建设,以攀枝花南站DK592+120断面为原型,通过离心模型试验,研究昔格达层填筑路堤本体变形特性和稳定性。试验分为三组,分别考虑不同压实度、边坡坡率和边坡加固措施。对监测点的位移值和土压力值进行了静态采集,得出路堤施工期沉降的规律,预测了各组的工后沉降,分析竖向土压力和侧向土压力与坡面位置的关系。对三组试验的试验过程分别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0~200g各台阶加速度下路堤的沉降值,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最后对各组试验对应的实际工况进行了边坡稳定性分析。研究的主要工作、结论如下: (1)通过离心模型试验,得到各组高填方路堤模型施工期的沉降。并得到施工期结束后4年7个月内的工后沉降。各组施工期最大沉降均发生在路基面,其中第一组M1的施工期路基面沉降量最大,为1023mm;第二组M2、第三组M3分别为217mm和179mm。随着压实度的提高,路堤本体的强度不断增大,沉降量减小。 (2)结合模型试验的初期沉降参数,依据工程经验中的双曲线法进行变形预测,得到0~100年内的工后沉降曲线,可知M1~M3均满足工后沉降不大于200mm的要求。对预测曲线进行分析,可知工后沉降速率M2>M3>M1,M1组的工后沉降量最小,其次是M3,但均满足规范中对路基工后沉降速率的要求。 (3)通过分析离心模型试验结果,可知使用土工格栅可以较好的减少填筑期的沉降。在采用三级放坡的高填方路堤中,使用土工格栅可以使土体不同水平位置的侧向应力差异减小,可以有效的限制路堤侧向变形,提高路堤的稳定性,具有良好的工程效果。 (4)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试验模型进行了分析,并将数值模拟结果与离心模型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数值模拟与离心模型试验所反映的沉降趋势基本一致,但未能反映出试验中出现的隆起现象。 (5)通过计算,得到各组的安全系数。对比分析可知,对于高填方路堤,压实度对其稳定性的影响较坡率更为显著。昔格达层高填方路堤的压实度应达到93%及以上,以满足稳定性要求。 |
作者: | 李菁 |
专业: | 道路与铁道工程 |
导师: | 曹新文 |
授予学位: | 硕士 |
授予学位单位: | 西南交通大学 |
学位年度: | 2016 |
正文语种: | 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