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位论文 >详情
原文传递 米仓山公路隧道深埋段地应力测试及围岩稳定性研究
论文题名: 米仓山公路隧道深埋段地应力测试及围岩稳定性研究
关键词: 公路隧道;隧道深埋段;地应力测试;开挖施工;围岩稳定性;超前地质预报
摘要: 米仓山隧道长度达到13.827km,为在建的最长公路隧道,也是世界第三长公路隧道。隧道最大埋深超过1000m,隧道绝大部分埋深超过500m。
  在米仓山隧道主洞右洞进洞至K40+805处,隧道上台阶掌子面前方发生岩爆,造成上台阶被折断并隆起的不良地质现象,在之后的施工过程中,主洞和米仓山隧道斜井也发生岩爆多次。
  为研究米仓山隧道高地应力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对米仓山公路隧道工程地质资料进行搜集,在现场进行了地应力实验、超前地质预报、监控量测、掌子面观察等工作。同时,根据现场以及室内实验结果,采用FLAC3D数值分析软件对隧道围岩在不同的开挖方式下的稳定性进行分析。
  根据套孔应力解除法及Kaiser效应测地应力法显示隧道存在高地应力不良地质条件,隧道发生的岩爆受深埋隧道段高地应力的影响。
  根据隧道现场超前地质预报结果显示隧道掌子面前方受岩爆的影响,掌子面前方围岩有较破碎里程段。根据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及现场观察发现在岩石较破碎-破碎里程段或者是有裂隙水的里程段,围岩不发生岩爆。根据监控量测结果显示隧道在发生岩爆里程段附近进行上下台阶开挖时,隧道拱顶和周边收敛位移值受岩爆的影响大。下台阶开挖对拱顶以及周边收敛位移值影响较小。
  根据FLAC3D数值模拟分析方法,获得了全断面开挖、两台阶开挖、三台阶开挖位移分布云图、应力云图以及塑性区分布图。根据数值分析结果显示两台阶开挖较全断面开挖方法有利于围岩稳定,三台阶开挖较两台阶开挖并没有太大优越性。
作者: 汤伏蛟
专业: 安全工程
导师: 王维忠
授予学位: 硕士
授予学位单位: 重庆大学
学位年度: 2016
正文语种: 中文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