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位论文 >详情
原文传递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毗邻公共空间公共活动研究——以武汉地铁2号线为例
论文题名: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毗邻公共空间公共活动研究——以武汉地铁2号线为例
关键词: 轨道交通;公共空间;交通站点;人流集散
摘要: 城市轨道交通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量大、速度快、搭乘方便、无堵车等特点使其成为城市主要公共交通运输方式。近年来,我国大型城市尤其是省会城市的城市建设中轨道交通的建设速度惊人。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常常是城市具有结构性意义的节点空间,是城市人群与城市发生联系和互动的焦点空间,如应对大量人流的集散,轨道交通站点的出入口通常与多种类型城市公共空间对接,实现人流在城市空间迅速、高效的转换。而站点出入口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对接产生了诸多问题,如:未满足人流集散需求,活动单一等等。本文选择将城市轨道交通站点毗邻公共空间作为研究对象,以武汉地铁2号线为例展开具体论述。武汉地铁2号线是我国首条穿越长江的地铁线路,连通汉口、武昌内多个不同性质城市片区的“黄金走廊”,全线共有21个站点与城市空间对接,按照站点所在城市片区的性质分类,本文将地铁2号线21个站点所在的城市片区分为4类:商业区类(江汉路站等4个站点所在片区)、住宅区类(积玉桥站等5个站点所在片区)、复合类(中山公园站等9个站点所在片区)和其他类(范湖站等3个站点所在片区)。从上述类别中筛选出人流量最多、毗邻公共空间中公共活动最丰富的站点进行详细研究,其中商业区类以江汉路站为例,住宅区类以积玉桥站为例,复合类以中山公园站和光谷广场站为例。依据《基于空间行为与使用的城市“非正规性公共空间”》的基本思想,对静态的空间与动态的行为使用关联度进行研究,从活动与空间两个方面分别对每个站点毗邻公共空间公共活动展开论述,其中公共空间研究包括对毗邻城市要素、站点出入口关系、空间自身特征的研究,公共活动研究包括对人流活动轨迹、滞留状况和参与程度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展开对公共活动与公共空间关系的解读,提出轨道交通站点毗邻公共空间设计要点。
作者: 李然
专业: 建筑学
导师: 周卫
授予学位: 硕士
授予学位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年度: 2015
正文语种: 中文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