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位论文 >详情
原文传递 基于Logit回归模型的通勤者出行行为与个人主观幸福度的研究
论文题名: 基于Logit回归模型的通勤者出行行为与个人主观幸福度的研究
关键词: 城市交通;通勤者;出行行为;个人主观幸福度;Logistic回归模型
摘要: 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升。作为个人,在关注物资生活的同时越来越注重自身心理健康和自身主观幸福度的问题。此外,对于政府和国家层面,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的达成,大力推进求学、就业、看病、居住、生态环境、交通环境等与民众息息相关的民生工程,并强调从人民自身主观幸福度出发,把提升人民自身幸福度作为民生工程的重要考量指标。其中,交通建设作为民生工程中重要部分,随着交通基建工程的不断完善,驾乘工具的进一步升级,通勤者在出行体验中获得极大的便利,但与之同时激增的私人小汽车出行给城市交通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具体而言,高峰时段出行时,拥堵路面交通环境使得通勤者的无效路耗时间增加,这种情况给通勤者带来较多的负面情绪,且由此导致的通勤者通勤压力增大,进而影响通勤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问题频发,甚至导致通勤者生活满意度下降,幸福度得分降低,而影响全社会的整体和谐度。因此,考虑国内通勤者的主观幸福度的影响因素以及通勤出行行为与各主观幸福度因素的相关性问题,有助于政府从通勤个人主观幸福度角度出发,更好的推进公共交通政策、提升公共服务质量、优化交通系统。综上所述,本文选择通勤者的出行行为决策作为研究视角,以通勤者的主观幸福度为研究重点,主要包括以下研究内容:
  首先,对国内外通勤者出行行为与个人主观幸福度研究的相关成果进行梳理、分析、总结;提出当前国内通勤者出行行为与个人主观幸福度研究关注的问题,进一步,阐述通勤者出行行为与个人主观幸福度研究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包括,个人效用理论、通勤出行离散随机效用理论和扩展式通勤出行行为模型以及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构方程以及相关性分析等。
  其次,在借鉴国内有关通勤者出行行为与个人主观幸福度研究的基础上,识别、提取通勤者出行行为与个人主观幸福度的相关影响因素,基于提取的显著相关影响因子构建出行行为满意度与通勤者个人主观幸福度结构关联模型。根据结构关联模型设计研究假设,依据研究假设对调查问卷进行设计。其次,通过数据收集、分析对结构模型理论假设进行验证。
  然后,基于有效性调查问卷数据,通过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对通勤者个人主观幸福度的各维度关键因子进行甄选。以重庆市主城区城市通勤者调查问卷数据为基础,分别从通勤出行满意度与个人主观幸福度相关模型中的四个维度共12个假设,识别出通勤者出行行为分别与个人满意度认知的3个因子、个人消极情绪因子、社会满意度下的2个因子以及个人整体生活满意度的1个因子显著相关,进而7个出行满意度与个人主观幸福度相关性的假设得到验证。
  最后,建立序次Logistic回归模型,对通勤出行行为与各个主观幸福度的关键影响因子进一步相关性分析,探讨通勤者出行行为对个人主观幸福度的影响,根据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本研究成果对丰富通勤出行行为决策领域研究具有一定贡献,也对以新的视角指导通勤者公共交通出行管理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作者: 周丹青
专业: 物流工程
导师: 邢青松
授予学位: 硕士
授予学位单位: 重庆交通大学
学位年度: 2017
正文语种: 中文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