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名: | 自行车换乘轨道交通影响范围研究 |
关键词: | 自行车换乘轨道交通;接驳范围;广义出行成本权重;站点吸引力强度 |
摘要: | 当今社会,“城市病”问题中的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人们的出行及生活。提高交通出行结构中公共交通出行比例,改变居民出行习惯,引导绿色健康的出行方式是目前缓解交通拥堵问题、改善空气质量的有效措施。为了响应党中央关于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理念,近年来轨道交通在我国迎来了飞快的发展。轨道交通有着消耗能源少、运行速度快、一次性运送乘客数量多、准时性高的优点。同时,轨道交通走向固定,造成其灵活性较低;站点与站点之间间距较大,很难实现点对点之间的交通运输服务。而自行车作为节能健康型的交通方式,凭借其绿色环保和灵活性再次回到人们的视线。自行车换乘轨道交通可以解决轨道交通遗留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方便居民出行,实现两种交通方式在交通特性上的优势互补,从而扩大轨道交通客流吸引范围。因此,本文选定自行车换乘轨道交通作为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价值。 文章以对我国自行车和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以及各自的交通特性描述入手,对自行车换乘轨道交通的可行性与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并对影响自行车换乘轨道交通的各种因素进行了简单概括,为下文分析广义出行成本打下基础。其次,从出行者的角度出发,详细分析出行成本的各项组成部分,在出行时间成本部分引入平均等待时间和换乘附加值,使出行时间成本更加符合实际;在费用成本部分,对本文所研究交通方式各出行的费用分别进行定义、描述;最后在舒适度成本部分,引入舒适度来对出行者选择交通方式的感知度进行量化,在上述三种成本分析之后构建出行者广义出行成本。然后在计算站点影响范围时引入站点间吸引强度模型,并通过数学转换证明自行车与轨道交通接驳换乘时,接驳距离是影响站点吸引力强度的唯一因素;对广义出行成本权重值模型进行构建时,为了弥补设定单一终点的不足,引入广义出行成本权重,参考居民出行调查OD表对其进行计算,进而建立广义出行成本加权平均值模型;模型计算部分,为了弥补常规研究采用统一距离进行计算的弊端,结合实际道路网,利用 MATLAB编程,采用Dijkstra算法计算出发点到轨道交通和公交站点的最短路径,进而计算广义出行成本加权平均值。在实例验证部分,选取南昌轨道交通1号线地铁大厦站,采用上述模型及计算方法对该站点进行实际分析,计算换乘影响范围;并对不考虑站点之间吸引力影响情况下的接驳范围进行计算,与已有成熟计算影响区域方法计算值进行对比,从而验证本文模型的有效性与实用性。 |
作者: | 刘伟丹 |
专业: |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
导师: | 查伟雄 |
授予学位: | 硕士 |
授予学位单位: | 华东交通大学 |
学位年度: | 2016 |
正文语种: | 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