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位论文 >详情
原文传递 营口民生路矮塔斜拉桥抗震概念设计研究
论文题名: 营口民生路矮塔斜拉桥抗震概念设计研究
关键词: 矮塔斜拉桥;非线性时程;抗震概念设计;仿真计算;抗震性能
摘要: 桥梁的抗震设计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具体的参数设计,这种方法侧重于计算分析;另一种是抗震概念设计,是设计工作者通过对震害的认识和总结,在抗震设计前期,做出合理的分析和判断,并将其运用到进一步具体设计工作中的一种设计方法。我国现行的桥梁抗震设计规范指出在设计工作中,抗震的概念设计应当受到重视。而桥梁体系的正确选择是抗震概念设计成功与否的先决因素。本文的研究方向就是在概念设计阶段,桥梁体系选择对抗震性能的影响。
  矮塔斜拉桥是近三十年出现的一种新型桥梁,由于矮塔斜拉桥抗震性能并不与梁桥或斜拉桥完全相同,同时规范对该桥型的抗震性能目前还没有规律性的总结,因此亟需对矮塔斜拉桥的抗震性能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主要依托实际工程,侧重于矮塔斜拉桥在不同约束情况下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对概念设计的体系选择进行探讨、为类似桥梁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在计算方法的选择上,本文选用非线性时程分析法。通过历次地震的总结和研究,在抗震方面,依次发展出了静力理论、反应谱理论和动力理论等分析方法。非线性时程分析法作为一种主流的动力分析法,不仅可以计算结构线弹性范围内的反应,也可以考虑非线性的影响,因此,选用其作为主要的分析方法是比较理想的。
  在具体工作中,本文对一座矮塔斜拉桥——营口市民生路跨铁路桥进行了仿真计算。通过非线性时程分析法,对两种不同约束体系下的矮塔斜拉桥,在El-centro地震波作用下的响应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通过对比民生路桥在不同约束体系下的周期、关键部位位移、特征部位内力等地震响应值,得出了墩梁分离的地震抗震性能明显优于墩塔梁固结体系,验证了正确的桥梁体系选择对桥梁抗震性能提高的重要性,也是概念设计成功与否的关键。
作者: 马渊
专业: 建筑与土木工程
导师: 刘立鹏
授予学位: 硕士
授予学位单位: 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年度: 2017
正文语种: 中文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