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我国地铁发展至今已有40余年的历史。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深圳等特大城市地铁陆续开通运营,标志着地铁以其快速、便捷、安全、大运量等特点逐步取代地面常规交通成为我国大型城市客运的骨干。套用凯文·林奇的城市设计理论的概念,地铁线网若比作城市的“街道”,地铁车站就是城市的“节点”,而地铁车站出入口则是这个节点的关键组成部分。地铁车站出入口一方面起到吸引客流,为地铁争取最大的客流效益的作用;另一方面,地铁车站出入口的规划和设计对城市的建筑布局、级差地价的变化、城市环境质量以及远期的城市规划都产生一定的影响。由于我国地铁建设起步慢,对地铁建筑的规划与设计缺乏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地铁建设总是建设一条线,设计一条线,缺乏总体的构思和长远的考虑。地铁车站出入口也只是作为地铁车站的附属空间加以简单的布置,而忽视了它和城市规划和城市形态与布局的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作用。这种过时的设计模式往往会造成地铁出入口的不合理设置,不仅没有起到最大吸引客流的作用,而且也间接地破坏了城市空间和城市景观,同时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论文尝试从城市规划学、城市设计学、行为心理学、建筑学等多学科、多角度入手对地铁车站出入口的规划与设计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与探讨,并综合运用了文献搜集法、实地调查法、问卷调查法、综合归纳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国内外地铁规划与地铁建筑理论研究的总结,分析现今我国地铁建筑设计存在的问题,归纳地铁车站出入口的设计原则,着重对地铁车站出入口的规划和车站出入口各组成部分的设计细则进行分述和探讨,归纳并总结出基于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的地铁车站出入口设计方法。论文的研究成果,可以为我国地铁车站建筑,尤其是地铁车站出入口部分的规划和设计所遇到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基础,并在实际操作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从而对提高地铁车站出入口的使用价值,充分发挥地铁的效能,促使城市格局向健康、良性的方向发展都具有正面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