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名: | 基于某SUV左后车门抖动问题的振动传递路径分析 |
关键词: | 运动型多用途汽车;车门抖动;振动信号;传递路径;刚柔耦合 |
摘要: | 随着国内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各民族品牌和合资品牌的竞争日趋激烈。代表着一款车技术含量水平之一的 NVH技术,直接影响着客户的驾乘感受,因此成为各大车企着重研发的一个领域。本文针对某款SUV以30km/h左右的速度在搓衣板路面上直线行驶时,左后车门出现异常抖动的NVH问题,开展振动传递路径及其贡献量的研究。 首先,建立了该款SUV内饰车身有限元模型,求解出内饰车身模态。一阶扭转和一阶弯曲在内的四个模态的振型及频率与试验结果的最大误差在11%之内,验证了内饰车身有限元模型的可靠性。 其次,建立了该款SUV整车刚柔耦合模型和搓衣板路面模型,计算出该车以30km/h的速度在搓衣板路面上直线行驶时,底盘与车身每个接附点的三向加速度载荷;基于接附点加速度载荷和内饰车身有限元模型,求解出了后门各测点的抖动加速度,右后车门最大振动加速度为3146mm/s2,左后车门最大振动加速度为8513.6mm/s2;将仿真结果与试验测试结果对比得出,振动加速度幅值最大误差为16.2%,幅值频率误差为8.3%,不仅证明了左后车门异常抖动的现象,而且验证了抖动量分析的相对准确性。 最后,针对左后车门两个主要测点在某频率下主方向的抖动量较大问题,计算出各条传递路径的贡献量,找出了贡献量最大的传递路径。发现后横向推力杆衬套Z向和左侧斜向控制臂衬套Z向的贡献量最大,占比分别为62.48%与11.72%。采用基于响应面法的优化模型对两处衬套径向刚度进行优化。基于优化方案,针对车门相同测点位置,仿真和试验测试出的抖动加速度分别降低了29%和24%左右,验证了优化方案和传递路径分析方法的有效性。 |
作者: | 胡帅帅 |
专业: | 车辆工程 |
导师: | 李落星;方向东 |
授予学位: | 硕士 |
授予学位单位: | 湖南大学 |
学位年度: | 2017 |
正文语种: | 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