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名: | 客运专线连续梁桥施工控制与梁体线形变化研究 |
关键词: | 连续梁桥;悬臂施工;施工控制;水化热温度;梁体线形 |
摘要: | 目前,我国处于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时代,桥梁建设的任务繁重而艰巨,拥有受力性能好、抗震性能强、造型多变等优点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逐渐成为桥梁设计者的首选桥型。经过桥梁建设者多年的造桥经验,对于变截面的连续梁建造,采用较多的方法为悬臂施工法,该方法建设成本低、效率高、施工中所用的材料少、工序简单、空间占用少等诸多优点给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建设带来了不少便利,但是该方法同样也有其弊端,例如成桥线形难以控制,梁体在施工中的安全难以保证,运营阶段梁体线形变化过大,这些问题引起了施工监控者的关注。 本文介绍国内外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的发展现状以及桥梁施工控制理论的发展现状,并以商合杭客专站前十五标裕溪河特大桥(60+100+6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为工程案例,借助Midas Civil软件模拟分析悬灌施工桥梁监控和成桥后线形变化情况,借助Midas Fea软件模拟分析零号块早期水化热温度的变化。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根据该桥的实际情况,使用Midas Civil对梁体各施工阶段模拟分析,将提取的各阶段应力和线形的理论值和现场实测值对比,确定每个悬灌阶段的施工预拱度,指导施工,分析数据并作出有效调整,保证梁体线形和受力在合理范围之内。 (2)比较了混凝土容重、弹性模量、孔道摩阻系数和孔道偏差系数这几个敏感性参数的变化在施工最大悬臂施工阶段,成桥阶段和桥梁运营阶段对结构线形变化的影响程度。 (3)使用Midas Fea有限元软件分别建立了有冷水管与无冷水管的零号块有限元模型对其进行水化热模拟分析,分析考虑了有无冷水管时两种工况下的水化热温度场,将监控的实测温度和数值模拟的理论温度进行比较,分析了在零号块浇筑时引入冷水管对降低水化热温度的有效性。 (4)讨论连续梁成桥后实际线形和仿真分析得到的线形不同的原因,并结合该连续梁的仿真分析结果,讨论了成桥后在收缩徐变和预应力损失的单独作用下,梁体的线形变化,利用单一变量法,分别讨论了不同位置处的预应力损失、中跨梁断开裂、二期超载、环境湿度变化对梁体线形的影响,得出的结论为该类型连续梁施工控制提供参考。 |
作者: | 方威 |
专业: | 建筑与土木工程 |
导师: | 季日臣;文继卿 |
授予学位: | 硕士 |
授予学位单位: | 兰州交通大学 |
学位年度: | 2018 |
正文语种: | 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