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钢箱梁桥面铺装层的铺装方法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箱梁前面铺装层的铺装方法。一种钢箱梁桥
面铺装层的铺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1)桥面预清洁;2)焊接剪力钉;3)邦
扎钢筋网;4)高韧高强轻集料混凝土层的铺装:在钢箱梁桥面的钢板上铺装高韧高强轻集
料混凝土,高韧高强轻集料混凝土的高度高于剪力钉1~2cm,高韧高强轻集料混凝土的厚度
为5~8cm,形成高韧高强轻集料混凝土层;5)防水粘结应力吸收层的铺装,防水粘结应力
吸收层的厚度为1~2cm;6)抗滑、降噪、排水路面层的铺装:制得抗滑、降噪、排水路面
层,抗滑、降噪、排水路面层的厚度约为3~5cm。本发明方法得到的铺装层具有应力吸收、
轻质、抗滑性能优良的特点。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湖北;42 |
申请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发明人: |
丁庆军;李 潜;黄绍龙;胡曙光;陈 凯;汪爱兵;黄卫强;孙晓刚;詹秋迎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09-07-24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01-01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0910063292.2 |
公开号: |
CN101660293 |
代理机构: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唐万荣 |
分类号: |
E01D19/12(2006.01)I |
申请人地址: |
430070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狮路122号 |
主权项: |
1.一种钢箱梁桥面铺装层的铺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
1)桥面预清洁;
2)焊接剪力钉:在钢箱梁桥面的钢板上焊制剪力钉,剪力钉之间相互间距为(40~
60)cm×(40~60)cm;
3)邦扎钢筋网:将焊接成型的钢筋网通过钢丝绑在剪力钉的柱身的槽口处,钢筋网距
钢箱梁桥面的钢板的距离为20~36mm;
4)高韧高强轻集料混凝土层的铺装:
a.预增韧轻集料的制备
将轻集料倒入密闭容器中,用真空泵抽真空到负压为0.02~0.08MPa,然后倒入聚合物
乳液,聚合物乳液中聚合物固体含量为20~50%(质量),在负压条件下保存24~48小时,将
轻集料捞出在相对湿度为60±5%、温度为20±3℃下养护12~24小时,得到预增韧轻集料;
b.高韧高强轻集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按质量比为水∶水泥∶预增韧轻集料∶细集料∶粉煤灰=1∶(2.80~3.60)∶(3.0~4.0)∶
(3.5~4.0)∶(0.2~0.4),选取水、水泥、预增韧轻集料、细集料和粉煤灰,备用;聚
羧酸减水剂使用量为胶凝材料掺量的0.80~1.20%(质量),钢纤维掺量为每立方米高韧性
轻集料混凝土掺20~60kg;所述胶凝材料为水泥和粉煤灰;
c.高韧高强轻集料混凝土的拌合
首先向搅拌机中加入预增韧轻集料、水泥、粉煤灰与细集料干拌30~60s,然后加入钢纤
维继续干拌30~60s,加入已经与水混合好的聚羧酸减水剂,搅拌3~5min,得到高韧高强轻
集料混凝土;
d.高韧高强轻集料混凝土的铺装:
在钢箱梁桥面的钢板上铺装高韧高强轻集料混凝土,高韧高强轻集料混凝土的高度高于
剪力钉1~2cm,高韧高强轻集料混凝土的厚度为5~8cm,形成高韧高强轻集料混凝土层;
e.高韧高强轻集料混凝土的养护:养护24~72小时;
5)防水粘结应力吸收层的铺装:
a.防水粘结应力吸收碎石混合料的制备,
按各组分的质量比为粗集料∶高粘度高弹性改性沥青=100∶0.8~1.5,选取高粘度高弹
性改性沥青和粗集料备用;拌合采用间歇式拌和设备,在加入粗集料的同时喷入高粘度高
弹性改性沥青拌和15~30s,拌和温度170~185℃,出料温度不低于160℃,得到防水粘结
应力吸收碎石混合料;
b.防水粘结应力吸收层的铺装,
待高韧高强轻集料混凝土层的表面完全干燥的情况下,将高粘度高弹性改性沥青加热
160~180℃,采用带有强力卧室搅拌装置的沥青撒铺车进行沥青撒铺,高粘度高弹性改性
沥青的洒铺量为1.8~2.4kg/m2;将防水粘结应力吸收碎石混合料保持到140~180℃,在沥
青撒铺完毕后立即采用碎石撒铺车对防水粘结应力吸收碎石混合料进行撒铺,防水粘结应
力吸收碎石混合料的洒铺量为12~18kg/m2;最后采用钢轮压路机碾压3~5遍,其碾压时
防水粘结应力吸收碎石混合料的温度应在120~160℃;铺装完毕后,形成防水粘结应力吸
收层,防水粘结应力吸收层的厚度为1~2cm;
6)抗滑、降噪、排水路面层的铺装
a.抗滑、降噪、排水路面层材料的配合比设计
抗滑、降噪、排水路面层材料由粗集料、细集料、高粘度改性沥青、矿粉和纤维组成,
粗集料∶细集料∶高粘度改性沥青∶矿粉∶纤维的质量比=100∶(10~30)∶(4~6)∶(2~4)∶
(0.2~0.5),其矿料级配范围见表1:
表1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