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权项: |
一种公路岩石边坡的反循环式注浆锚杆加固法,将按如下的操作工序依次进行:在公路岩石边坡的边坡岩体〔6〕中钻制锚孔〔1〕;在车间内分段制作环状钢骨架〔2〕;在施工现场组装并向锚孔〔1〕内装填环状钢骨架〔2〕;向锚孔〔1〕内压送无收缩水泥砂浆〔3〕;在环状钢骨架的尾端固定钢筋网〔4〕;在公路岩石边坡的表面形成一个混凝土喷射层〔5〕;该公路岩石边坡的反循环式注浆锚杆加固法的特征在于:在公路岩石边坡上,所述的锚孔〔1〕都倾斜向下按照同一个角度打入边坡岩体〔6〕中,它们与水平面的夹角不小于10度,其长度为10?20m,其口径为85?100mm,其孔口沿横向与竖向各以相等的间距排列,具体数值在1000?1200mm之间;所述的环状钢骨架〔2〕位于锚孔〔1〕的正中部位,该环状钢骨架〔2〕由1节首段环状钢骨架、数节中段环状钢骨架和1节末段环状钢骨架组成;在首段环状钢骨架与中段环状钢骨架之间、在相邻两节中段环状钢骨架之间、在中段环状钢骨架与末段环状钢骨架之间,都通过焊接一个钢套管〔2?8〕相连接;所述的无收缩水泥砂浆〔3〕充满该锚孔〔1〕内的全部空间;所述的首段环状钢骨架由首段主钢管〔2?1〕、定位钉〔2?4〕、抗滑钉〔2?5〕、钢套管〔2?8〕、底板〔2?6〕和连接钢筋〔2?7〕构成;所述的中段环状钢骨架由中段主钢管〔2?2〕、定位钉〔2?4〕、抗滑钉〔2?5〕和钢套管〔2?8〕构成;所述的末段环状钢骨架由末段主钢管〔2?3〕、定位钉〔2?4〕和抗滑钉〔2?5〕构成;所述的首段主钢管〔2?1〕、中段主钢管〔2?2〕和末段主钢管〔2?3〕均采用同一种无缝钢管制作,该无缝钢管的外径为42?51mm,壁厚为4?6mm;所述的定位钉〔2?4〕用10mm厚的钢板裁制而成,其长度为70?80mm,其高度等于所述的锚孔〔1〕的口径减去所述的主钢管的外径除以二;所述的抗滑钉〔2?5〕用直径为8mm的光圆钢筋裁制而成,其长度为70?80mm;所述的钢套管〔2?8〕长150mm,其材质和壁厚与主钢管的相同,其内径等于主钢管的外径;所述的连接钢筋〔2?7〕用直径为10mm的光圆钢筋裁制而成,其长度为180mm;所述的底板〔2?6〕为一块5mm厚的圆形钢板,其直径小于所述的锚孔〔1〕的口径10mm;沿着首段主钢管〔2?1〕、中段主钢管〔2?2〕和末段主钢管〔2?3〕,所述的定位钉〔2?4〕和抗滑钉〔2?5〕都以组为单位设制,每组4个以相等的环向间距分布;每个定位钉〔2?4〕和抗滑钉〔2?5〕都与其所对应的主钢管的纵向相平行,在它们与该主钢管的相贴处,均实施双侧通缝满焊;所述的首段主钢管〔2?1〕与中段主钢管〔2?2〕的长度相等,沿着该主钢管,所设制的定位钉〔2?4〕、抗滑钉〔2?5〕和钢套管〔2?8〕完全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