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权项: |
一种复合式气?水双热源热泵型电动汽车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系统包括由直流电机驱动的车用全封闭变频式空调压缩机(1)、车外复合式气?水双热源利用装置(3)、车内双换热装置(7)、储液干燥器(4)、气液分离器(8)、低压节流阀(6)、压缩机降温增效混气系统、动力电机余热回收系统、系统模式切换装置等;所述车外复合式气?水双热源利用装置(3)为一体式结构;车内双换热装置(7)为组合式的分级加热装置;所述系统模式切换装置由功能控制阀(2?1)、混气控制阀(2?6)、混气换热器旁通阀(2?7)、除霜旁通阀(2?8)、第一、二、三、四单向阀(2?2、2?3、2?4、2?5)、第一空调风道控制阀(2?9)和第二空调风道控制阀(2?10)组成;所述车用全封闭变频式空调压缩机由压缩机壳体(28)、电动机(29)、静涡旋体(30)、动涡旋体(31)及降温增效混气系统构成;压缩机壳体(28)设有压缩机吸气快速接头(32)和压缩机排气快速接头(33);所述压缩机降温增效混气系统由压缩机内置降温增效混气机构和压缩机外部混气处理与控制装置组成;所述压缩机内置降温增效混气机构由压缩机内置混气孔(25)、压缩机内置混气孔连接通道(26)以及与压缩机内置混气孔连接通道另一端连接并固定在压缩机壳体上的外置快速接头(27)组成,并分为低压混气机构、中压混气机构、高压混气机构三种形式;所述低压混气机构的压缩机内置混气孔(25)开设在压缩机吸气腔对应的机壳部分或通过快速三通接头与压缩机吸气管连接、所述中压混气机构的压缩机内置混气孔(25)开设在压缩机静涡旋体(30)与第一压缩腔对应部分的相应位置、所述高压混气机构的压缩机内置混气孔(25)开设在压缩机静涡旋体(30)与第二压缩腔对应部分的相应位置;所述压缩机外部混气处理与控制装置由混气节流阀(5?1)、混气换热器(5?2)、混气止回阀(5?3)、压缩机混气接口外部连接管组成;所述车用全封闭变频式空调压缩机(1)出口通过功能控制阀(2?1)以及相应连接管路分别与车外复合式气?水双热源利用装置(3)、车内双换热装置(7)、气液分离器(8)相应接口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8)出口接入车用全封闭变频式空调压缩机(1)吸气口;所述车外复合式气?水双热源利用装置(3)另一接口接第一单向阀(2?2)出口和第二单向阀(2?3)入口,第二单向阀(2?3)出口接储液干燥器(4)和第四单向阀(2?5)出口,储液干燥器(4)出口分别与混气控制阀(2?6)的入口、混气换热器旁通阀(2?7)的入口以及混气换热器(5?2)的第一入口连接,混气换热器旁通阀(2?7)出口和混气换热器(5?2)第一出口接低压节流阀(6)入口和除霜旁通阀(2?8)入口,低压节流阀(6)出口接第一单向阀(2?2)入口和第三单向阀(2?4)入口,除霜旁通阀(2?8)出口接第一单向阀(2?2)入口和第三单向阀(2?4)入口,第三单向阀(2?4)出口接车内双换热装置(7)入口和第四单向阀(2?5)入口;所述混气控制阀(2?6)出口接混气节流阀(5?1)入口,混气节流阀(5?1)出口接混气换热器(5?2)第二入口,混气换热器(5?2)第二出口接混气止回阀(5?3)入口,混气止回阀(5?3)出口接车用全封闭变频式空调压缩机混气口;第一空调风道控制阀(2?9)安装在车内空调风道的出风口处;第二空调风道控制阀(2?10)安装在车内空调风道的进风口处;所述动力电机余热回收系统包括车外复合式气?水双热源利用装置(3)、电机余热水冷却装置(9?1)、电机冷却水泵(9?2)、第一空气-电机余热辅助热源两介质换热器(9?7)、第二空气-电机余热辅助热源两介质换热器(9?6)、由第一电机余热循环控制阀(9?3)、第二电机余热循环控制阀(9?4)和第三电机余热循环控制阀(9?5)构成的余热回收控制装置;其中所述电机余热水冷却装置(9?1)的出口接电机冷却水泵(9?2)进口,电机冷却水泵(9?2)出口分别接第一余热回收控制阀(9?3)进口、第二余热回收控制阀(9?4)进口和第三余热回收控制阀(9?5)进口,第一余热回收控制阀(9?3)出口接设置在车内空调风道中并安装在车内双换热装置(7)出风口一侧的第一空气-电机余热辅助热源两介质换热器(9?7)的进口,第一空气-电机余热辅助热源两介质换热器(9?7)出口接电机余热水冷却装置(9?1)进口,第二余热回收控制阀(9?4)出口接车外复合式气?水双热源利用装置(3)的相应接口,第三余热回收控制阀(9?5)出口接第二空气-电机余热辅助热源两介质换热器(9?6)进口,第二空气-电机余热辅助热源两介质换热器(9?6)出口分别接车外复合式气?水双热源利用装置(3)相应接口和电机余热水冷却装置(9?1)进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