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位论文 >详情
原文传递 阻拦系统有限元建模与舰载机阻拦安全性研究
论文题名: 阻拦系统有限元建模与舰载机阻拦安全性研究
关键词: 航空母舰;阻拦系统;舰载机着舰;安全性分析
摘要: 阻拦系统作为支持舰载机完成海上降落动作的重要部件,对保障与维持航空母舰战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各国海军航母上的阻拦设备大多为钢索配合液压系统。在舰载机着舰时,尾钩挂住阻拦索将其拉出,压缩甲板下的液压元件使其输出阻拦力。最终使得舰载机拦停于一定距离范围内。在此过程中,阻拦索及阻拦系统表现出了极其复杂的动力学特征,这也使得对于舰载机而言这一过程是极其危险的。当舰载机挂索时,如果某些指标超出安全范围,将可能引发重大安全事故,造成人员及财产损失。因此,对阻拦系统以及舰载机的阻拦过程进行深入研究具有很高的必要性。
  首先,本文针对弹性阻拦索受到尾钩冲击后的动力学表现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弯折波的传导规律。为了表现出这一过程,利用有限元法建立了由“弹簧-质量球”结构的索微元组成的阻拦索模型。
  其次,以Mark7Mod3型阻拦系统为原型,根据流体力学,本文针对阻拦系统当中的主液压缸、滑轮缓冲装置、储能器以及末端缓冲装置等液压机构分别建立了动力学模型,研究了定长冲跑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同时对舰载机在挂索后阻拦过程中的运动学与动力学进行了建模。
  针对可能存在的安全性问题,本文提出了舰载机阻拦过程中具体的安全性要求,并据此分析了应满足的各项安全指标。此外,针对阻拦力约束,分析了其变化规律,对定长冲跑控制系统中的凸轮轮廓进行了改进设计。
  最后,利用建立的阻拦系统与舰载机动力学模型,本文在VC++环境下搭建了仿真程序,对设定的不同初始工况完成了仿真试验。分析了各工况参数对阻拦过程的影响,根据设定的安全指标,确定了尾钩挂索时应满足的参数条件。对改进设计的凸轮进行了测试,分析了凸轮轮廓的改变对阻拦过程的影响,验证了改进设计对阻拦特性的改善。
作者: 张皓晨
专业: 控制科学与工程
导师: 朱齐丹
授予学位: 硕士
授予学位单位: 哈尔滨工程大学
学位年度: 2021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