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名: | 地铁站火灾韧性评估体系研究 |
关键词: | 地铁站火灾;韧性理论;评估体系 |
摘要: | 地铁客运量大、便利快捷、低碳环保,是极佳的出行工具,地铁系统已然成为城市必不可少的生命线系统。地铁站运行于地下空间,通风环境相对较弱,存在一定的火灾危险性,且随着地铁站设备设施的更新发展,火灾致灾因素也随之增加,对地铁站的消防应急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对于地铁站火灾多以传统防灾思路研究,未考虑未来地铁站的发展变化,缺少对地铁站火灾发生及发生前后的全过程研究。本文引入韧性理论,从韧性角度研究地铁站火灾,考虑火灾发生的全过程,构建地铁站火灾韧性评估体系,为地铁站特定灾害下安全性的研究提供新思路,为地铁站的火灾风险预防与评估、设计验收等提供参考。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 (1)地铁站火灾韧性定义提出。以曲线图总结表示韧性,以循环图的形式界定火灾韧性定义,包括火灾发生前预防、火灾发生时危险情况的控制、灭火后地铁站修复、持续的学习和预防的全过程。基于地铁站构成根据现有系统韧性的研究,提出地铁站火灾韧性概念,并将地铁站火灾韧性定义为:地铁站发生火灾时,由于地铁站本身存在脆弱性,导致地铁站系统受到威胁,而地铁站本身具有的功能,在火灾时发挥作用,降低事故严重性,火灾后地铁站系统能根据事故经验,吸取教训,学习并转化,提高整体安全性的能力。 (2)地铁站火灾韧性评估体系构建。基于归纳的地铁站火灾韧性特征,依据标准规范、文献等识别选取地铁站火灾韧性指标,进行定性分析。依据韧性特征对指标进行筛选,构建地铁站火灾韧性指标体系,包括脆弱性、鲁棒性、适应性和学习转化能力3个二级指标,10个三级指标和37个四级指标;选取优势互补的AHP-CRITIC组合赋权法,构建评估模型。最终构建成包括地铁站火灾韧性指标体系和韧性评估模型两大部分的地铁站火灾韧性评估体系。 (3)典型地铁站火灾韧性评估。根据建立的地铁站火灾韧性评估体系,选取青岛某三层岛式地铁站作为典型实例,进行火灾韧性评估。应用韧性指标体系构建韧性评估矩阵,应用AHP-CRITIC法计算火灾韧性指标主客观耦合后的综合权重并排序,得出评估结果和关键指标。 (4)典型地铁站火灾韧性评估的关键韧性指标提升研究。结合典型地铁站火灾韧性评估结果,按照非通用、通用分类关键韧性指标;说明非通用指标的模拟条件和参数设定,针对通风排烟能力、站内消防能力等需要改动地铁站特定设施的关键指标,提出基于PyroSim模拟确定最优条件与参数的思路,改变关键非通用指标的条件和参数,设定8种不同工况,进行模拟,分析站内的烟气流动、CO浓度、能见度、温度变化反映指标影响程度,为地铁站火灾关键韧性指标的提升提供参考;根据通用指标,提出地铁站火灾韧性提升建议。 |
作者: | 高艺伟 |
专业: | 安全科学与工程 |
导师: | 岳丽宏 |
授予学位: | 硕士 |
授予学位单位: | 青岛理工大学 |
学位年度: | 20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