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名: | 高速列车动力学性能设计方法的研究 |
关键词: | 高速列车;动力学性能;稳定性;设计方法;轮轨匹配;悬挂参数 |
摘要: | 我国在高速铁路发展初期,通过引进不同国外技术而制造的各型高速动车组基本保留了原型车的参数设置。由于各国铁路发展历史及设计理念的不同,因而导致不同引进车型的参数设置及动力学特性存在极大的差异。其中日系代表车型CRH2及欧系代表车型CRH3在稳定性上具有本质区别,前者的非线性分岔类型为亚临界,后者为超临界,这也使得两者在安全平稳性及轮轨磨耗上存在较大的差别。 车辆设计理念最直观的体现在于轮轨关系的选择。轮轨匹配作为车辆与外界连接的最主要的桥梁,将直接影响车辆的安全稳定性及运营维护,同时对车辆其它结构参数的选配起指向作用,所以一直是国内外高速铁路研究的重点。 本文基于不同的轮轨匹配,以日系车型CRH2及欧系车型CRH3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动力学软件SIMPACK对两种车型的拖车模型进行仿真计算,分析不同车辆结构参数对系统综合动力学性能的影响。具体工作包括: (1)比较分析LMA、S1002G、XP55、LM四种踏面与我国高速铁路标准钢轨CHN60匹配的接触几何特征,总结各种匹配的优缺点及适用性。 (2)分析日系车型CRH2及欧系车型CRH3在不同轮轨匹配下的综合动力学特性,研究车辆分岔稳定性与其它动力学指标之间的关系,解析CRH2不能实现安全运行监控、CRH3能够实现安全运行监控的原因。 (3)分析轮轨匹配、一系纵向定位刚度、抗蛇行减振器对车辆综合动力学性能的影响,总结影响车辆稳定性、平稳性、安全性以及轮轨磨耗的主要因素,并提出改善车辆动力学性能的措施。 (4)对比日欧两种车型的安全性理念,然后从轮轨匹配、一系纵向定位刚度及抗蛇行减振器三方面分析这两种设计理念的实现方法,利用Maxwell弹簧阻尼串联模型阐述了抗蛇行减振器对车辆分岔特性的影响。 |
作者: | 麦国耀 |
专业: |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
导师: | 戴焕云 |
授予学位: | 硕士 |
授予学位单位: | 西南交通大学 |
学位年度: | 2013 |
正文语种: | 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