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位论文 >详情
原文传递 基于可达性的改扩建高速公路诱增交通量的预测方法研究
论文题名: 基于可达性的改扩建高速公路诱增交通量的预测方法研究
关键词: 高速公路改扩建;城市道路;诱增交通量;四阶段模型;交通量预测
摘要: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汽车通行量的增加,原有道路不能满足现今的需求,新建或改建项目迫在眉睫,但在项目完成通车后会产生新的交通需求(诱增交通量)而导致道路再次拥堵。所以在对这种情况下的交通需求进行预测时,需要充分考虑这一部分交通量的影响,制定合理的交通规划策略,准确把握交通需求的发展规律。
  首先,本文分析了诱增交通需求的产生原理及相关理论研究,并对现今计算诱增交通量的模型进行详细介绍;
  其次,对四阶段交通需求预测模型进行论述,并对其四个阶段常见的方法深入的研究。并且对运输通道的定义、形成、构成要素、作用、层次、分类和技术经济指标进行了充分的了解,对基于运输通道的交通需求预测模型的思路及方法进行了探究。通过对常见的两种方法的了解,本研究决定引入可达性因素到四阶段模型中对考虑诱增交通量的改扩建后的交通量进行预测,因为可达性的时间、空间和社会经济价值等特性,可以充分考虑改扩建后产生的诱增交通需求,所以研究构建了具有反馈循环的模型结构,解决了出行时间的一致性和模型预测结果的准确性问题。模型的计算环境选择交通规划地理信息技术常见的TransCAD软件对模型的各个计算流程进行科学的分析工作;
  接着,对可达性的概念、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相关论述,并对现行的可达性评价方法的原理及计算公式探讨其优缺点及适用范围,并根据高速公路改扩建的实际情况结合国内外的研究模型,提出了一种新的可达性评价模型,定性的比较模型之间的关系,并通过下文代入实际数据进行定量分析验证模型的适用性及准确性;
  最后,依托工程实例对各方法进行实际应用,由于机会累积、效用模型和拓扑度量等方法的模型适用于城市道路,因此,本研究仅对传统的四阶段模型、《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中的有无对比法、基于空间阻隔的四阶段模型、基于空间相互作用的四阶段模型和基于改进的可达性四阶段模型进行应用,通过2013的历史数据对2018年进行预测,分析交通发生吸引、出入口交通量和主线交通量结果发现基于改进的可达性四阶段模型较为适用于项目所在环境交通量的预测。所以下文为更好地服务于交通规划,本文结合2018年的数据分别采取传统四阶段模型、《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中的有无对比法和基于改进的可达性四阶段模型对特征年的交通量进行了预测。
作者: 吴晓明
专业: 市政工程
导师: 赵延庆
授予学位: 硕士
授予学位单位: 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年度: 2020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