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位论文 >详情
原文传递 高峰拥堵下城市轨道交通的可达性影响研究
论文题名: 高峰拥堵下城市轨道交通的可达性影响研究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交通可达性;空间布局;拓扑结构
摘要: 伴随着人口的大量涌入、机动车数量的激增,中国城市早晚高峰期的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峻,降低了城市交通可达性,影响城市发展。建设城市轨道交通(urban rail transit,简称URT),被认为是有效解决拥堵影响的途径之一。URT建设成本高,合理规划网络非常重要。为了指导网络规划,学者研究了URT网络的拓扑结构特征以及最优布局,然而,关于 URT 对城市高峰拥堵时刻的可达性影响的实证研究较少。开展这类研究,能够从可达性视角,评估URT的缓堵效益,挖掘影响可达性提升效果的关键要素,为URT网络规划提供启示。
  本文研究了中国43个URT系统。首先,介绍了数据获取与预处理方法,建立了URT与路网耦合的城市综合交通网络模型,运用潜能可达性(potential accessibility,简称PA)和出行时间阈值可达性(contour accessibility,简称CA)指标,提出了高峰拥堵下URT对城市交通可达性的影响评估与分析方法;其次,以武汉市URT为例,评估并分析了其在高峰拥堵下对可达性的影响,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然后,将方法应用于中国43个URT系统,对比URT之间的可达性提升效果差异,结合URT网络生成模型,挖掘影响提升效果的关键因素。
  主要结论包括:(1)高峰拥堵下,武汉市URT对PA的最大提升幅度为0.37%,对CA的最大提升幅度为1.28%。可达性提升效果的空间分布不均匀,提升较大的区域与URT的地理空间布局有关,线路末端的提升幅度更高;(2)不同URT之间的可达性提升效果差距明显, PA 提升幅度在 0%~5.07%之间波动, CA 提升幅度在0%~12.09%之间波动;同时,提升幅度与拥堵速度之间存在负指数衰减关系,与URT网络规模之间存在增速放缓的正相关关系;(3)对比生成网络与真实网络,从可达性提升效果角度看,兰州、西安URT网络规划较好,而长春、青岛URT网络规划较差。线路拓扑结构、地理布局会较大地影响网络可达性提升效果。
作者: 詹博
专业: 控制科学与工程
导师: 欧阳敏
授予学位: 硕士
授予学位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年度: 2022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