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名: | 基于分异磨耗原理的沥青混合料抗滑性能研究 |
关键词: | 路面工程;沥青混合料;抗滑性能;分异磨耗原理 |
摘要: | 良好的路面抗滑性能是车辆安全、快速行驶的保证,如何提高路面的抗滑能力,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目前我国道路规范仅对道路竣工初期的构造深度和摩擦系数这两个抗滑指标有明确的要求,而一般情况下竣工1年后路面的抗滑指标均能满足规范要求,但随着交通荷载的重复作用,路面的抗滑性能明显衰退,因此人们更关注路面持久的抗滑能力。同时由于优质石料资源有限,部分地区修筑路面表面层时需要外运优质集料以保证路面的抗滑性能,这样大大提高了修筑成本,因此,基于分异磨耗原理,研究利用不同性质集料掺配的沥青混合料在长期荷载作用下抗滑耐久性的衰变规律是十分必要,为今后设计出具有良好抗滑耐久性的道路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首先选择了道路上常用的6种集料和1种陶粒轻集料,对这7种集料的矿物组成、表面纹理、磨耗值、磨光值和压碎值等力学性质进行了测试与分析;通过集料延时磨光值试验,测试分析了7种集料在不同磨光时间下表面纹理和摆值的衰变规律以及不同集料掺配比例下的磨光性能,从而明确了集料表面纹理、磨光值等指标与沥青混合料摩擦系数的相关性。 其次,针对试验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对加速磨光设备和激光纹理仪进行设备改进。通过对不同试验温度、胎压、磨光剂用量、洒水量以及试验时间的对比研究,推荐出加速磨光试验的具体试验方法。 再次,基于分异磨耗原理对三种掺配方式的沥青混合料进行了配合比设计,并成型车辙试件进行了室内加速磨光试验。在明确了加速磨光试验评价指标的基础上,分析了三种掺配方式沥青混合料长期抗滑指标(摆值和构造深度)的变化规律,并通过集料表面纹理的衰变性和硬度等指标,明确了影响沥青混合料长期抗滑性能的主要因素。 最后,对可明显提高长期抗滑性能的陶粒沥青混合料进行了力学指标测试,分别从高温车辙、低温开裂和水稳定性方面进行了验证,推荐出满足路用性能和长期抗滑性能的最佳陶粒掺量。 本论文研究成果为抗滑表层集料的选择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提供了依据,对陶粒等废旧集料的推广应用起到推动作用,为石料资源匮乏地区的道路建设提供很好的借鉴。 |
作者: | 刘东旭 |
专业: | 道路与铁道工程 |
导师: | 解晓光 |
授予学位: | 硕士 |
授予学位单位: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学位年度: | 2014 |
正文语种: | 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