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位论文 >详情
原文传递 不对称连续刚构桥地震响应分析
论文题名: 不对称连续刚构桥地震响应分析
关键词: 连续刚构桥;地震响应;承载力;时程分析
摘要: 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连续刚构桥被广泛的应用到实际工程之中,特别是在地形复杂的西南和西北地区,高墩大跨度的连续刚构桥在经济、适用、安全和美观四个方面都体现出巨大的优势。加上近些年来,世界范围内频繁发生的地震,把这一自然界最严重的灾害重新带进了人们的视线,同时由于西南和西北地区地震活动频繁,对连续刚构桥的地震反应分析显得更加重要。
   桥梁作为交通线路上的枢纽工程,在抗震要求上与其他建筑物有所不同。对桥梁抗震性能的要求,首先是要在地震灾后能保持交通线路的畅通,以方便灾后救援和重建工作的开展;其次由于桥梁造价高,维修困难且昂贵,尽量减小其在地震反应中受到的损伤,也是很必要的。本文对比国内外规范对桥梁抗震性能的要求后,认为我国目前采用的桥梁抗震等级划分,已不能满足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要求,同时也跟目前技术和经济条件相对落后的现状不相符,本文提出考虑桥址所在场地重要性,进一步细分桥梁抗震分级的思路;然后结合工程实例,对墩身不对称连续刚构桥抗震性能进行讨论,主要工作如下:
   ①.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Cicil,建立树底大桥成桥状态分析模型,并分析大桥自振特性。
   ②.考虑在分别输入纵向+竖向和横向+竖向地震作用下,进行反应谱分析来求解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内力和位移;这里求出1#墩、2#墩以及部分主梁特殊截面的极限承载力,与反应谱分析得到的内力进行比较,以观察材料的性能得到了多大程度的发挥。
   ③.运用时程分析法求解桥梁在纵向+竖向和横向+竖向地震作用下的位移和内力,根据树底大桥桥址所在场地地震动特性,本文选取与场地自振周期、加速度峰值均较为接近的Taft波,同时为了适应计算需要,按照规范对地震波进行了相应调整,并将所得结果和反应谱分析结果进行比较。
   ④.在树底大桥的原模型基础上,改变2#墩高度,建立新的模型,运用反应谱法分析法计算地震反应。通过结果对比找出当改变2#墩高度时,结构内力在地震作用下的变化规律。
作者: 钱劲松
专业: 建筑与土木工程
导师: 谢凤禹
授予学位: 硕士
授予学位单位: 重庆交通大学
学位年度: 2012
正文语种: 中文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