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名: | 底板水平布置的连续刚构桥地震响应分析 |
关键词: | 连续刚构桥;底板预应力索;抗震性能;反应谱分析 |
摘要: | 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连续刚构桥被广泛的应用到实际工程之中,特别是在地形复杂的西南和西北地区,高墩大跨度的连续刚构桥在经济、适用、安全和美观四个方面都体现出巨大的优势。加上近些年来,世界范围内频繁发生的地震,把这一自然界最严重的灾害重新带进了人们的视线,同时由于西南和西北地区地震活动频繁,对连续刚构桥的地震反应分析显得更加重要。 底板预应力索采用水平布置的双层箱型变截面连续刚构桥是在针对现有连续刚构桥病害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一种新型结构,对其抗震性能方面的研究非常不足。研究底板预应力索采用水平布置的连续刚构桥的地震反应特点,并对此类桥梁结构进行一些合理的抗震设计,对连续刚构桥更广泛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本文通过阐述地震动反应分析的基本理论基础,以龙腾大桥为工程背景,对底板预应力索采用水平布置的连续刚构桥进行了抗震性能方面的研究,本文主要的研究工作如下: 1.利用结构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Civil,通过建立底板水平布置的连续刚构桥的空间有限元计算分析模型,并进行自振特性分析。 2.考虑在分别输入纵向+竖向和横向+竖向地震作用下,进行反应谱分析来求解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内力和位移;由于受地形条件限制,这里求出1#墩、2#墩以及部分主梁特殊截面的极限承载力,与反应谱分析得到的内力进行比较,以观察材料的性能得到了多大程度的发挥。 3.利用时程分析方法求解在纵向+竖向和横向+竖向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内力。基于龙腾大桥的桥梁模型,本文取用了与场地自振周期,加速度峰值均比较接近的E1-Centro波,并为适应本桥设计地震动的实际需要,在计算时对地震波峰值加速度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并对两种分析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探讨这两种方法的差异性。 4.根据龙腾大桥的实际桥位情况,改变2#墩实体段部分的高度,建立新的模型,并进行反应谱法分析计算。查看当改变实体段高度时,结构内力在地震作用下产生的变化情况。 5.根据龙腾大桥的实际截面形式,将截面形式改为普通箱型截面,建立新的模型,并进行反应谱法和时程分析法的计算。查看结构内力在地震作用下产生的变化情况。 6.根据地震反应分析所得到的结果,对底板水平布置的连续刚构桥的抗震性能设计提出一些合理性的建议。 |
作者: | 鄢波 |
专业: | 桥梁与隧道工程 |
导师: | 谢凤禹;吴国松 |
授予学位: | 硕士 |
授予学位单位: | 重庆交通大学 |
学位年度: | 2012 |
正文语种: | 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