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双柱墩和中系梁桁架整体移动施工方法 |
摘要: |
本发明属桥梁施工技术领域,为解决传统翻模和爬模施工对桥梁高墩进度慢,滑模施工影响墩身表面质量,同时损伤混凝土内在质量的问题,提供一种双柱墩和中系梁桁架整体移动施工方法。包括桁架平台、提升架、辅助平台、支撑杆、液压系统、模板系统,桁架平台包括横向和纵向桁架,内侧横向桁架与桁架平台可拆卸连接,桁架平台上下口设两层顶丝,桁架上下主肋设顶丝固定装置,桁架平台下连接辅助平台,提升架与桁架平台连接为整体,通过安装在提升架横梁上的千斤顶支撑在支撑杆上,支撑杆下端埋在混凝土内,上端穿过液压千斤顶的通心孔。桥墩与中系梁同步快速施工,缩短施工周期,节约成本,可操作性强,经济合理,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专利类型: |
发明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北京;11 |
申请人: |
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六局集团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张建国;丁国盛;吴敦彬;贾爱卿;雷雪东;杜博文;梁肖杰;曹敬;马超;周凯;李煜;孙继红;罗登魁;郭令贺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6-12-27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01-01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611226934.2 |
公开号: |
CN106592438A |
代理机构: |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
代理人: |
任林芳 |
分类号: |
E01D21/00(2006.01)I |
申请人地址: |
100036 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2号 |
主权项: |
一种双柱墩和中系梁桁架整体移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桁架平台(1)、提升架(2)、辅助平台(3)、支撑杆(4)、液压系统以及模板系统(6),所述的桁架平台(1)包括横向桁架(1.1)和纵向桁架(1.2),内侧的横向桁架与桁架平台(1)可拆卸式连接,桁架平台(1)上下口设置两层顶丝(5),桁架上下主肋对应顶丝位置设置顶丝固定装置,桁架上表面铺有木板,外围焊接有防护栏,桁架平台之下连接辅助平台(3),所述的提升架(2)与桁架平台(1)连接为整体,通过安装在提升架横梁上的千斤顶支撑在支撑杆(4)上,所述的支撑杆(4)设置于墩柱四个角,支撑杆(4)的下端埋在混凝土内,上端穿过液压千斤顶的通心孔;所述模板系统(6)上对应顶丝位置也设置顶丝固定装置;其完成的双柱墩和中系梁桁架整体移动施工方法,步骤如下:1)、桁架拼装:拼装前确定支撑杆在墩柱内的位置,用高标号混凝土预埋钢板作为基础,再安装横向、纵向桁架,使其组成一个平面桁架结构,同时要保证平台在同一个水平面上;桁架平台与提升架连接牢固,提升架与纵向桁架、千斤顶连接牢固,支撑杆上端穿过提升架、液压千斤顶的通心孔,与预埋钢板焊接牢固;2)、模板安装及加固:第一、二节墩柱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第二节墩柱模板不动,拆除第一节墩柱模板,在辅助平台处理模板,千斤顶提升,采用倒链将模板提升至第三节墩柱模板位置上,用顶丝将模板与桁架固定,通过拧紧螺帽调节模板与桁架间距,进行模板组装并将本节墩柱模板与第二节墩柱模板联接,采用全站仪测量复核无误后浇筑混凝土;混凝土达到拆模强度后拆除第二节墩柱模板,提升至第四节墩柱模板位置,依次拆模、翻升立模、模板组拼、浇筑混凝土,循环作业,至中系梁位置时,拆除内侧横向桁架,操作人员在辅助平台上直接搭设支撑平台,同时安装中系梁和墩柱模板,测量复核无误后浇筑混凝土,混凝土达到拆模强度后拆除支撑平台和模板,安装内侧横向桁架,安装墩柱钢筋、模板,浇筑砼依次循环,直至墩顶;3)、混凝土浇筑及养护:混凝土浇筑采用对称分层进行,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用土工布或塑料布覆盖,并在混凝土终凝后立即洒水养护。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