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位论文 >详情
原文传递 高速铁路联调联试行车安全关键环节分析及评价研究
论文题名: 高速铁路联调联试行车安全关键环节分析及评价研究
关键词: 高速铁路;联调联试;层次分析法;灰色理论;行车安全
摘要: 安全是铁路运输永恒的主题。截至2012年末,我国的高速铁路运营里程已达到9300多公里,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运营里程最长的国家。在高速铁路运营里程不断增长的今天,安全更是高速铁路的重要关注点。
  高速铁路的建设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在高速铁路运营前,一般都要对高速铁路各子系统进行调试和检测,并测试各子系统之间的接口,使各系统的整体系统性能和功能达到设计要求,此即联调联试。高速铁路联调联试过程中,确保试验的安全是核心任务。
  本文是在本人亲身参与为期四个月的高速铁路联调联试的全部过程后,在了解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并结合现场保证联调联试行车安全的经验的基础上,从中提取和分析了联调联试行车安全的关键环节,将关键关节引申进而提出联调联试行车安全事故的三种形态,并对三种事故形态进行分析和归纳。应用了设备与人员操作能力匹配、耗散结构理论熵流模型来对引起事故的因素及其关联关系进行分析。结合安全评价的“人-机-管-环”四方面,将高速铁路联调联试行车安全的影响因素划分为六个单元,特别引入HAZOP分析法,对各项因素进行产生原因和导致后果的分析,提出预防安全的改进措施和建议,建立了高速铁路联调联试行车安全的评价指标体系。
  本文通过比较模糊评价、主成分分析、层次分析法等六种评价方法后,根据评价指标具有层次性的特点,采用了层次分析法对高速铁路联调联试行车安全指标体系确定权重系数,并分别对各项指标进行层次排序。依据高速铁路联调联试的行车安全的指标具有不确定性的特点,选用基于灰色理论的综合评价评价模型,对高速铁路联调联试行车安全采用白化权函数对其进行综合评价,得出评价结果。最后以实际的高速铁路线为算例,邀请专家打分,并应用研究的综合评价模型评价该条高速铁路联调联试的行车安全的关键环节进行评价。根据得出的评价结果,对影响该条高铁联调联试行车安全的因素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根据亲身参与联调联试的全过程,借助在实际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对联调联试行车安全的各个环节进行总结和归纳,并提出影响联调联试行车安全的关键环节。
  (2)针对影响联调联试行车安全的关键环节因素和事故形态进行分析,并结合关键环节和事故形态的的分析,建立行车安全的评价指标体系。
  (3)针对评价指标的特性,参照了国内外的评价方法,提出了指标计算和评价的模型。
  (4)设计了针对关键环节和事故形态的评价方法,并计算出评价结果,形成了基于结果为导向的分析思路,对联调联试的行车安全提供改进的措施和建议,确保联调联试行车关键环节的安全。以此为基础,可以延伸到联调联试的各个环节,以保证联调联试整体过程的安全。
作者: 冯旭
专业: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导师: 周磊山
授予学位: 硕士
授予学位单位: 北京交通大学
学位年度: 2013
正文语种: 中文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