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位论文 >详情
原文传递 基于传递路径分析的某校车车内噪声识别与控制
论文题名: 基于传递路径分析的某校车车内噪声识别与控制
关键词: 国产校车;车内噪声;传递路径;测试试验;TPA模型;隔振性能
摘要: 车内噪声是车辆乘坐舒适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出于安全考虑,校车多采用前置柴油发动机后轮驱动结构。与后置柴油发动机后轮驱动结构的其他客车相比,采用前置柴油发动机后轮驱动结构的校车驾驶舱内噪声更大,车内振动更为剧烈。因此,对校车驾驶舱内噪声及控制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某国产校车为研究对象,采用传递路径分析(Transfer Path Analysis,TPA)方法并结合试验测试与有限元仿真手段,分析了校车在多种工况下的驾驶舱内噪声特点,提出了有效的降噪措施。论文主要工作内容如下:
  1、介绍了TPA的原理及分类。结合本项目的实际情况选取了单参考TPA和多参考TPA进行阐述,单参考TPA主要研究怠速工况下发动机激励产生的噪声,多参考TPA主要研究50km/h匀速行驶工况下路面对四个车轮的激励产生的噪声。同时介绍了本项目TPA试验的工况及详细流程。
  2、对校车内各类噪声的来源及其产生机理进行分析。建立了校车在怠速工况下和50km/h匀速行驶工况下驾驶舱内噪声TPA模型及仿真模型。
  3、对本项目校车两种常见工况下驾驶舱的噪声水平进行测试,依据所建立的TPA模型,分别针对两种不同工况进行了TPA测试,得到了两种工况下各条传递路径的传递函数及激励力。结果表明,怠速工况下驾驶舱内噪声贡献量最大的传递路径是前左悬置Y方向,50km/h匀速行驶工况下驾驶舱内噪声贡献量最大的传递路径是前左钢板弹簧前端 Z向。分别对这两个传递路径的传递函数及激励力在各自工况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贡献量较大的原因是激励力较大,而非由于传递函数曲线在发动机激励频率处存在峰值而共振引起。
  4、根据测试分析结果对悬置系统的隔振性能进行优化,将悬置安装角从45°调整为40°,加大悬置静刚度并将悬置安装位置移至模态节点处,并对内饰重新配置,增加适当吸声材料,试验证明优化后悬置系统隔振性能明显提升,校车驾驶舱内噪声降低了3.2dB(A),车内乘客区噪声有明显降低,方向盘振动、各排座椅导轨振动情况也明显改善。由此证明了优化方案是有效的。
作者: 李卿斐
专业: 车辆工程
导师: 陈昌萍;张攀登
授予学位: 硕士
授予学位单位: 厦门理工学院
学位年度: 2015
正文语种: 中文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