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高铁上的座椅垫 |
摘要: |
一种高铁上的座椅垫,包括水平部与倾斜部,所述水平部的内端与倾斜部的下端相互连接;所述水平部为层状结构,包括承坐部、加热部与通风部,所述承坐部的底面与加热部的顶面相连接,加热部的底面与通风部的顶面相连接,所述承坐部的制造材料为仿生蜂巢棉,所述加热部为中空结构,加热部上近承坐部的部位内嵌有加热板,通风部的底面与散热风扇相连接,该散热风扇与承坐部上设置的温度传感器电路连接,温度传感器包括金属外壳、输入电源线、输出电源线、通电片、左感温片、右感温片、左导电片、右导电片。本设计不仅透气性较强、通风效果较好,而且敏感度较强、舒适性较高。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湖北;42 |
申请人: |
卞金刚 |
发明人: |
卞金刚 |
专利状态: |
有效 |
发布日期: |
2019-01-01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610589883.3 |
公开号: |
CN107640170A |
代理机构: |
武汉荆楚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15 |
代理人: |
刘治河 |
分类号: |
B61D33/00(2006.01)I;B60N2/56(2006.01)I;B;B61;B60;B61D;B60N;B61D33;B60N2;B61D33/00;B60N2/56 |
申请人地址: |
436000 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区东塔路47号 |
主权项: |
一种高铁上的座椅垫,包括水平部(1)与倾斜部(2),所述水平部(1)的内端与倾斜部(2)的下端相互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部(1)为层状结构,包括承坐部(3)、加热部(4)与通风部(7),所述承坐部(3)的底面与加热部(4)的顶面相连接,加热部(4)的底面与通风部(7)的顶面相连接;所述承坐部(3)的制造材料为仿生蜂巢棉,所述加热部(4)为中空结构,加热部(4)上近承坐部(3)的部位内嵌有加热板(41),通风部(7)的底面与散热风扇(5)相连接,该散热风扇(5)与承坐部(3)上设置的温度传感器(6)电路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6)包括金属外壳(61)、输入电源线(62)、输出电源线(63)、通电片(64)、左感温片(65)、右感温片(66)、左导电片(621)、右导电片(631),所述金属外壳(61)的顶部开设有进温口(611),该进温口(611)与左感温片(65)、右感温片(66)、通电片(64)共构成一个进温腔(612),所述左感温片(65)的顶端与金属外壳(61)顶壁的左部分相连接,左感温片(65)的底端则下延伸于金属外壳(61)的内部,所述右感温片(66)的顶端与金属外壳(61)顶壁的右部分相连接,右感温片(66)的底端则下延伸于金属外壳(61)的内部,左感温片(65)顶端、右感温片(66)顶端之间的距离大于左感温片(65)底端、右感温片(66)底端之间的距离,通电片(64)水平的搁置在左感温片(65)、右感温片(66)上,通电片(64)的左端搁置在左感温片(65)上近其底端的部位,通电片(64)的右端搁置在右感温片(66)上近其底端的部位;所述输入电源线(62)的一端与散热风扇(5)相连接,输入电源线(62)的另一端穿过金属外壳(61)的底壁后与位于金属外壳(61)内部的倾斜设置的左导电片(621)相连接,输出电源线(63)的一端与电源相连接,输出电源线(63)的另一端穿过金属外壳(61)的底壁后与位于金属外壳(61)内部的倾斜设置的右导电片(631)相连接,左导电片(621)、右导电片(631)顶端之间的距离大于通电片(64)的宽度,通电片(64)的宽度大于左导电片(621)、右导电片(631)底端之间的距离,且左导电片(621)、右导电片(631)底端之间的距离为左导电片(621)、右导电片(631)之间的最小距离。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