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高铁、动车玻璃窗与车顶专用自动化擦洗机器人
专利名称: 一种高铁、动车玻璃窗与车顶专用自动化擦洗机器人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铁、动车玻璃窗与车顶专用自动化擦洗机器人,包括支撑板、玻璃窗清洗装置和车顶清洗装置,所述的支撑板的前端安装有玻璃窗清洗装置,支撑板的后端安装有车顶清洗装置。本实用新型可以解决对清洗高铁动车时需要人工清洗车顶与玻璃窗,过程繁琐复杂,清洗玻璃窗时,人员需要依次借助不同的工具对玻璃窗进行擦洗,清理不干净,且人员携带的工具过多,过程繁琐,清洗车顶时,人员需要借助梯子爬至车顶旁工作,长期在梯子上工作可能因梯子不稳造成人员摔倒,人员在梯子上工作进度缓慢,且不能完全擦洗干净,过程所耗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和效率低等难题,可以实现对高铁动车车顶与玻璃窗智能化擦洗的功能。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浙江;33
申请人: 新昌县大菠萝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发明人: 胡红建
专利状态: 有效
发布日期: 2019-01-01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820042664.8
公开号: CN207902391U
代理机构: 北京易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96
代理人: 李韵
分类号: B60S3/00(2006.01)I;B62D57/024(2006.01)I;B;B60;B62;B60S;B62D;B60S3;B62D57;B60S3/00;B62D57/024
申请人地址: 312500 浙江省新昌县大市聚镇西山村上岗头11号
主权项: 1.一种高铁、动车玻璃窗与车顶专用自动化擦洗机器人,包括支撑板(11)、玻璃窗清洗装置(2)和车顶清洗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板(11)的前端安装有玻璃窗清洗装置(2),支撑板(11)的后端安装有车顶清洗装置(3);所述的玻璃窗清洗装置(2)包括移动机构(21)、主体机构(22)、三个调节机构(24)、刮洗机构(27)、上水器(25)和干布(26),移动机构(21)安装在支撑板(11)上,移动机构(21)的上端安装有主体机构(22),主体机构(22)上均匀安装有三个调节机构(24),前侧的调节机构(24)上安装有干布(26),后侧的调节机构(24)上安装有上水器(25),左侧的调节机构(24)上安装有刮洗机构(27);所述的主体机构(22)包括U型倒架(221)、主电机(222)、丝杠(223)、移动块(224)、环一板(225)、移动杆(226)、连滑槽(227)、旋转电机(228)、旋转齿轮(229)、环齿条(230)、圆环框(231)、圆滑槽(232)、圆滑块(233)、环二板(234)、两个竖气缸(235)、环三板(236)、两个限位支链(237)和限位斜板(238),U型倒架(221)安装在移动机构(21)的上端,主电机(222)通过底座安装在U型倒架(221)的下端内壁上,主电机(222)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丝杠(223)相连,丝杠(223)的上端通过轴承安装在U型倒架(221)的上端,丝杠(223)上通过螺纹的传动方式设置有移动块(224),移动块(224)的右端安装有移动杆(226),移动杆(226)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连滑槽(227)相连,连滑槽(227)安装在U型倒架(221)的侧壁上,移动块(224)的外壁上安装有环一板(225),环一板(225)的上端沿其轴向均匀安装有限位斜板(238),移动块(224)的上端通过底座安装有旋转齿轮(229),旋转齿轮(229)的输出轴上安装有旋转齿轮(229),旋转齿轮(229)上啮合有环齿条(230),环齿条(230)安装在圆环框(231)上,且圆环框(231)的上下两端为开口结构,圆环框(231)的下端安装有圆滑块(233),圆滑块(233)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圆滑槽(232)相连,圆滑槽(232)安装在移动块(224)上,圆环框(231)的外壁上安装有环二板(234),环二板(234)上安装有两个竖气缸(235),两个竖气缸(235)的顶端安装在环三板(236)上,且圆环框(231)位于环三板(236)的内槽,环三板(236)的下端安装有两个限位支链(237),且两个限位支链(237)对称布置;所述的车顶清洗装置(3)包括调节锁紧机构(31)和车顶清洁机构(33),调节锁紧机构(31)安装在支撑板(11)上,调节锁紧机构(31)的上端安装有车顶机构(32)。
所属类别: 实用新型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