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可垂直起降的陆空两用运载器
专利名称: 一种可垂直起降的陆空两用运载器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垂直起降的陆空两用运载器,包括车身、机翼、尾翼、动力系统、安全保障设备、能源系统。车身包括车体结构、车门、设备舱门、车轮、涵道、涵道电机固定杆;机翼为一对位于车身两侧的可折叠机翼,包括内段机翼、中段机翼、外段机翼、机翼折叠机构;尾翼包括垂尾、平尾及其收放机构;动力系统包括轮毂电机、螺旋桨电机、倾转电机、可收放螺旋桨、涵道螺旋桨;安全保障设备包含整机降落伞包、抗冲击座椅和安全气囊。本发明采用可折叠机翼和可收放螺旋桨,确保陆空两用运载器既可在陆地行驶及停放,又可快速执行飞行指令;采用倾转旋翼,既可垂直起降,又可高速巡航飞行,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智能化装备。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北京;11
申请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发明人: 张京娟;高家欣
专利状态: 有效
发布日期: 2019-01-01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711212583.4
公开号: CN107984992A
代理机构: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1
代理人: 杨学明;卢纪
分类号: B60F5/02(2006.01)I;B64C27/22(2006.01)I;B64C27/32(2006.01)I;B64C1/30(2006.01)I;B64D11/06(2006.01)I;B64D17/80(2006.01)I;B64D25/00(2006.01)I;B;B60;B64;B60F;B64C;B64D;B60F5;B64C27;B64C1;B64D11;B64D17;B64D25;B60F5/02;B64C27/22;B64C27/32;B64C1/30;B64D11/06;B64D17/80;B64D25/00
申请人地址: 100191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7号
主权项: 一种可垂直起降的陆空两用运载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机翼、尾翼、动力系统、安全保障设备、能源系统,其中:车身包括车体结构、车门、设备舱门、车轮、涵道、涵道电机固定杆,其中,车门和设备舱门分别与车体结构铰接,涵道位于车体结构尾部,涵道电机固定杆与车体结构固定连接;机翼为一对位于车身两侧的可折叠机翼,包括内段机翼、中段机翼、外段机翼、机翼折叠机构,其中,外段机翼与中段机翼铰接,中段机翼与内段机翼铰接,内段机翼与车体结构固定连接,由机翼折叠机构作用于中、外段机翼实现可折叠机翼的展开与折叠;尾翼包括垂尾、平尾及其收放机构,其中,垂尾与车体结构固定连接,平尾与车体结构铰接,由其收放机构控制平尾收起与展开;动力系统包括螺旋桨电机、可收放螺旋桨、倾转电机、涵道螺旋桨、轮毂电机,其中,可收放螺旋桨包括可收放螺旋桨叶片、可收放螺旋桨桨毂、可收放螺旋桨伸缩杆,可收放螺旋桨叶片与可收放螺旋桨桨毂铰接,由收放螺旋桨伸缩杆控制可收放螺旋桨叶片的展开与收起;可收放螺旋桨固定连接在螺旋桨电机上;倾转电机固定连接在机翼顶端,左右两个螺旋桨电机分别与倾转电机的转轴固定连接,由倾转电机控制其旋转;一个螺旋桨电机连同涵道螺旋桨固定安装在车身尾部涵道内,用于起飞动力补充和整机姿态控制;轮毂电机固定安装在车体结构尾部,通过传动轴与车轮固定连接,控制车轮转速;安全保障设备包含整机降落伞包、抗冲击座椅和安全气囊,其中,整机降落伞包固定安装在车体结构顶部,避免遇到紧急情况时有设备遮挡,抗冲击座椅和安全气囊固定安装在车体结构内,用于保护驾驶员安全;能源系统包括动力电池组和电池管理系统,其中,动力电池组和电池管理系统固定安装在车身的设备舱内,通过线缆提供给动力系统所需能源。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