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适于吊运的车轮堆叠装置
专利名称: 适于吊运的车轮堆叠装置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于吊运的车轮堆叠装置,包括底座、第一支撑单元、第二支撑单元、复数个第一支撑环;第一支撑单元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骨架和第二骨架;第二支撑单元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三骨架和第四骨架;复数个第一支撑环分布设置在长方体空间内;第一顶端部和第二顶端部的连接点被定义成第一连接点;第三顶端部与第四顶端部的连接点被定义成第二连接点;所述第一连接点搭接在第二连接点之上;第一底端部、第二底端部、第三底端部、第四底端部均匀分布在底座上;第一底端部不与第一支撑部连接的一端搭接在底座上。本实用新型增强了堆叠装置的结构稳定性,同时加强了刚构架和吊车接触部分的强度,增加吊运过程中的安全性。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安徽;34
申请人: 安徽港泰机械制造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伟
专利状态: 有效
发布日期: 2019-01-01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720812890.5
公开号: CN206985174U
代理机构: 南京九致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7
代理人: 王培松
分类号: B65G57/03(2006.01)I;B;B65;B65G;B65G57;B65G57/03
申请人地址: 243000 安徽省马鞍山市雨山区雨翠路633号1-2栋
主权项: 一种适于吊运的车轮堆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堆叠装置包括底座(40)、第一支撑单元、第二支撑单元、复数个第一支撑环(50);所述底座(40)放置在地面上,底座(40)为一具有第一半径的圆环形结构体,其具有一沿竖直方向延伸的轴中心线;所述第一支撑单元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骨架和第二骨架;所述第二支撑单元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三骨架和第四骨架;所述第一骨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顶端部(11)、第一支撑部(12)、第一底端部(13);所述第二骨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顶端部(21)、第二支撑部(22)、第二底端部(23);所述第三骨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三顶端部(31)、第三支撑部(32)、第三底端部(33);所述第四骨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四顶端部(41)、第四支撑部(42)、第四底端部(43);所述第一支撑部(12)、第二支撑部(22)、第三支撑部(32)、第四支撑部(42)沿底座(40)的轴中心线对称放置,四者互相平行;所述第一支撑部(12)、第二支撑部(22)、第三支撑部(32)、第四支撑部(42)围成一横截面为正方形的长方体空间;所述复数个第一支撑环(50)均为具有一第二半径的圆环形结构体,复数个第一支撑环(50)分布设置在长方体空间内,每个第一支撑环(50)均与底座(40)平行,且每个第一支撑环(50)均与第一支撑部(12)、第二支撑部(22)、第三支撑部(32)、第四支撑部(42)连接;所述第二半径小于第一半径;所述第一顶端部(11)与第二顶端部(21)沿底座(40)的轴中心线对称设置,第一顶端部(11)和第二顶端部(21)的连接点被定义成第一连接点,第一连接点位于轴中心线上;所述第三顶端部(31)与第四顶端部(41)沿底座(40)的轴中心线对称设置,第三顶端部(31)和第四顶端部(41)的连接点被定义成第二连接点,第二连接点位于轴中心线上;所述第一连接点搭接在第二连接点之上;所述第一顶端部(11)与第一支撑部(12)形成一第一夹角;所述第三顶端部(31)和第三支撑部(32)形成一第二夹角;所述第一底端部(13)、第二底端部(23)、第三底端部(33)、第四底端部(43)均匀分布在底座(40)上,第一底端部(13)和第二底端部(23)位于底座(40)的第一中心线上,第三底端部(33)和第四底端部(43)位于底座(40)的第二中心线上;第一底端部(13)与第一支撑部(12)的连接处被设置成弧形,所述第一底端部(13)不与第一支撑部(12)连接的一端搭接在底座(40)上。
所属类别: 实用新型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