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道路施工用泥土夯实装置
专利名称: 一种道路施工用泥土夯实装置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夯实装置,更具体的说是一种道路施工用泥土夯实装置,包括泥土平整轮机构、可转动移动轮机构、夯实机构、推手储存机构,装置能够把夯实泥土路面,装置能够对夯实的路面进行二次压实平整,装置能够切换到移动模式,便于装置的移动,装置能够储存配重块,土平整轮机构与可转动移动轮机构相连,泥土平整轮机构与可转动移动轮机构的连接方式为焊接,夯实机构与泥土平整轮机构相连,夯实机构与泥土平整轮机构的连接方式为焊接,夯实机构与可转动移动轮机构相连,夯实机构与可转动移动轮机构的连接方式为焊接,推手储存机构位于夯实机构的右侧,推手储存机构与夯实机构的连接方式为焊接。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湖北;42
申请人: 侯明明
发明人: 侯明明
专利状态: 有效
发布日期: 2019-01-01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811018443.8
公开号: CN108930264A
分类号: E02D3/046(2006.01)I;E;E02;E02D;E02D3;E02D3/046
申请人地址: 430072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珞珈山武汉大学
主权项: 1.一种道路施工用泥土夯实装置,包括泥土平整轮机构(1)、可转动移动轮机构(2)、夯实机构(3)、推手储存机构(4),其特征在于:泥土平整轮机构(1)包括平整压轮机构(1‑1)、平整轮连接钢绳(1‑2)、拉线电机保护壳(1‑3)、拉线电机(1‑4),平整压轮机构(1‑1)与平整轮连接钢绳(1‑2)相连,平整压轮机构(1‑1)与平整轮连接钢绳(1‑2)的连接方式为螺栓连接,平整轮连接钢绳(1‑2)与拉线电机保护壳(1‑3)相连,平整轮连接钢绳(1‑2)与拉线电机保护壳(1‑3)的配合方式为间隙配合,拉线电机(1‑4)与平整轮连接钢绳(1‑2)相连,拉线电机(1‑4)与平整轮连接钢绳(1‑2)的连接方式为焊接,拉线电机(1‑4)设置在拉线电机保护壳(1‑3)的内部,拉线电机(1‑4)与拉线电机保护壳(1‑3)的连接方式为螺栓连接;平整压轮机构(1‑1)包括平整压轮支撑座(1‑1‑1)、平整轮连接钢绳固定扣(1‑1‑2)、平整压轮固定杆(1‑1‑3)、配重机构(1‑1‑4)、平整压轮本体(1‑1‑5),平整轮连接钢绳固定扣(1‑1‑2)与平整压轮支撑座(1‑1‑1)相连,平整轮连接钢绳固定扣(1‑1‑2)与平整压轮支撑座(1‑1‑1)的连接方式为焊接,平整压轮固定杆(1‑1‑3)与平整压轮支撑座(1‑1‑1)相连,平整压轮固定杆(1‑1‑3)与平整压轮支撑座(1‑1‑1)的连接方式为焊接,平整压轮本体(1‑1‑5)与平整压轮固定杆(1‑1‑3)相连,平整压轮本体(1‑1‑5)与平整压轮固定杆(1‑1‑3)的连接方式为轴承连接,配重机构(1‑1‑4)与平整压轮支撑座(1‑1‑1)相连,配重机构(1‑1‑4)与平整压轮支撑座(1‑1‑1)的连接方式为螺栓连接;配重机构(1‑1‑4)包括配重机构支撑杆(1‑1‑4‑1)、配重块(1‑1‑4‑2)、配重块固定座(1‑1‑4‑3)、配重机构支撑杆固定扣(1‑1‑4‑4),配重机构支撑杆(1‑1‑4‑1)与配重块固定座(1‑1‑4‑3)相连,配重机构支撑杆(1‑1‑4‑1)与配重块固定座(1‑1‑4‑3)的连接方式为焊接,配重机构支撑杆固定扣(1‑1‑4‑4)与配重机构支撑杆(1‑1‑4‑1)相连,配重机构支撑杆固定扣(1‑1‑4‑4)与配重机构支撑杆(1‑1‑4‑1)的连接方式为螺旋连接;拉线电机保护壳(1‑3)包括保护壳本体(1‑3‑1)、拉线座(1‑3‑2)、配重机构支撑杆通过孔(1‑3‑3),拉线座(1‑3‑2)设置在保护壳本体(1‑3‑1)左侧板上,拉线座(1‑3‑2)与保护壳本体(1‑3‑1)的连接方式为螺旋连接,配重机构支撑杆通过孔(1‑3‑3)开在保护壳本体(1‑3‑1)的左侧板中间位置;拉线电机(1‑4)包括拉线电机本体(1‑4‑1)、拉线电机轴(1‑4‑2)、钢丝绳固定轮(1‑4‑3)、拉线电机固定支腿(1‑4‑4)、拉线电机固定座(1‑4‑5),拉线电机轴(1‑4‑2)与拉线电机本体(1‑4‑1)相连,拉线电机轴(1‑4‑2)与拉线电机本体(1‑4‑1)的连接方式为轴承连接,钢丝绳固定轮(1‑4‑3)与拉线电机轴(1‑4‑2)相连,钢丝绳固定轮(1‑4‑3)与拉线电机轴(1‑4‑2)的连接方式为焊接,拉线电机固定支腿(1‑4‑4)位于拉线电机本体(1‑4‑1)的右侧,拉线电机固定支腿(1‑4‑4)与拉线电机本体(1‑4‑1)的连接方式为焊接,拉线电机固定座(1‑4‑5)位于拉线电机固定支腿(1‑4‑4)的右侧,拉线电机固定座(1‑4‑5)与拉线电机固定支腿(1‑4‑4)的连接方式为焊接;可转动移动轮机构(2)包括可转动移动轮本体(2‑1)、可转动移动轮固定座(2‑2),可转动移动轮本体(2‑1)与可转动移动轮固定座(2‑2)相连,可转动移动轮本体(2‑1)与可转动移动轮固定座(2‑2)的连接方式为螺栓连接;可转动移动轮本体(2‑1)包括移动轮固定杆(2‑1‑1)、移动轮(2‑1‑2)、移动轮杆座(2‑1‑3)、螺旋扣(2‑1‑4),移动轮固定杆(2‑1‑1)与移动轮(2‑1‑2)相连,移动轮固定杆(2‑1‑1)与移动轮(2‑1‑2)的连接方式为轴承连接,移动轮固定杆(2‑1‑1)与移动轮杆座(2‑1‑3)相连,移动轮固定杆(2‑1‑1)与移动轮杆座(2‑1‑3)的连接方式为焊接,螺旋扣(2‑1‑4)与移动轮杆座(2‑1‑3)的连接,螺旋扣(2‑1‑4)与移动轮杆座(2‑1‑3)的连接方式为螺旋连接;可转动移动轮固定座(2‑2)包括平衡支座(2‑2‑1)、移动轮固定座(2‑2‑2)、移动轮固定孔(2‑2‑3),平衡支座(2‑2‑1)位于移动轮固定座(2‑2‑2)的下方,平衡支座(2‑2‑1)与移动轮固定座(2‑2‑2)的连接方式为焊接,移动轮固定孔(2‑2‑3)开在移动轮固定座(2‑2‑2)上;夯实机构(3)包括夯实驱动机构(3‑1)、夯实执行机构(3‑2),夯实驱动机构(3‑1)位于夯实执行机构(3‑2)的上方,夯实驱动机构(3‑1)与夯实执行机构(3‑2)的配合方式为接触配合;夯实驱动机构(3‑1)包括夯实电机底座(3‑1‑1)、夯实电机(3‑1‑2)、夯实电机轴(3‑1‑3)、凸轮(3‑1‑4),夯实电机底座(3‑1‑1)位于夯实电机(3‑1‑2)的下方,夯实电机底座(3‑1‑1)与夯实电机(3‑1‑2)的连接方式为焊接,夯实电机轴(3‑1‑3)与夯实电机(3‑1‑2)相连,夯实电机轴(3‑1‑3)与夯实电机(3‑1‑2)的连接方式为轴承连接,凸轮(3‑1‑4)位于夯实电机轴(3‑1‑3)的右侧,凸轮(3‑1‑4)与夯实电机轴(3‑1‑3)的连接方式为胀套连接;夯实执行机构(3‑2)包括压缩座(3‑2‑1)、压缩杆(3‑2‑2)、压缩腔(3‑2‑3)、压缩弹簧(3‑2‑4)、压实座(3‑2‑5),压缩座(3‑2‑1)位于压缩杆(3‑2‑2)的上方,压缩座(3‑2‑1)与压缩杆(3‑2‑2)的连接方式为焊接,压实座(3‑2‑5)位于压缩杆(3‑2‑2)的下方,压实座(3‑2‑5)与压缩杆(3‑2‑2)的连接方式为焊接,压缩弹簧(3‑2‑4)设置在压缩腔(3‑2‑3)的内部,压缩弹簧(3‑2‑4)与压缩腔(3‑2‑3)的连接方式为焊接,压缩弹簧(3‑2‑4)位于压实座(3‑2‑5)的上方,压缩弹簧(3‑2‑4)与压实座(3‑2‑5)的连接方式为焊接,压实座(3‑2‑5)与压缩腔(3‑2‑3)的配合方式为间隙配合;压实座(3‑2‑5)包括压实座本体(3‑2‑5‑1)、限位杆(3‑2‑5‑2)、螺旋座固定墩子(3‑2‑5‑3)、锁紧扣(3‑2‑5‑4)、压实座固定螺旋座(3‑2‑5‑5),压实座本体(3‑2‑5‑1)位于压实座固定螺旋座(3‑2‑5‑5)的下方,压实座本体(3‑2‑5‑1)与压实座固定螺旋座(3‑2‑5‑5)的连接方式为焊接,压实座固定螺旋座(3‑2‑5‑5)与螺旋座固定墩子(3‑2‑5‑3)相连,压实座固定螺旋座(3‑2‑5‑5)与螺旋座固定墩子(3‑2‑5‑3)的连接方式为螺旋连接,限位杆(3‑2‑5‑2)与螺旋座固定墩子(3‑2‑5‑3)相连,限位杆(3‑2‑5‑2)与螺旋座固定墩子(3‑2‑5‑3)的连接方式为螺旋连接,锁紧扣(3‑2‑5‑4)用来锁紧压实座固定螺旋座(3‑2‑5‑5)与螺旋座固定墩子(3‑2‑5‑3);推手储存机构(4)包括储存箱(4‑1)、储存箱外壳(4‑2)、推手(4‑3),储存箱(4‑1)设置在储存箱外壳(4‑2)的内部,储存箱(4‑1)与储存箱外壳(4‑2)的配合方式为过渡配合,推手(4‑3)与储存箱外壳(4‑2)相连,推手(4‑3)与储存箱外壳(4‑2)的连接方式为焊接;储存箱(4‑1)包括储存箱本体(4‑1‑1)、储存箱拉手(4‑1‑2),储存箱本体(4‑1‑1)与储存箱拉手(4‑1‑2)相连,储存箱本体(4‑1‑1)与储存箱拉手(4‑1‑2)的连接方式为焊接;泥土平整轮机构(1)与可转动移动轮机构(2)相连,泥土平整轮机构(1)与可转动移动轮机构(2)的连接方式为焊接,夯实机构(3)与泥土平整轮机构(1)相连,夯实机构(3)与泥土平整轮机构(1)的连接方式为焊接,夯实机构(3)与可转动移动轮机构(2)相连,夯实机构(3)与可转动移动轮机构(2)的连接方式为焊接,推手储存机构(4)位于夯实机构(3)的右侧,推手储存机构(4)与夯实机构(3)的连接方式为焊接。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