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摩擦锁定自适应变形起落架
专利名称: 摩擦锁定自适应变形起落架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摩擦锁定自适应变形起落架,包括矩形动力架,动力架的四个角通过滑动支脚连接有支脚底端,动力架对角线上安装有十字中心板;所述的十字中心板中心下方固定有绕着线圈的衔铁,衔铁下方连接有轭铁中心板,轭铁中心板的四边分别通过一个类L型摇臂与十字中心板的四个端部连接。本实用新型可使垂直起降无人机在崎岖地形下进行正常起降,具有结构简单,控制方便,制造成本低,维护成本低且便于维护等特点。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江苏;32
申请人: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发明人: 程宏宝;郑祥明;冯卓群;张昊天;祖瑞
专利状态: 有效
发布日期: 2019-01-01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721678265.2
公开号: CN207607641U
代理机构: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代理人: 贺翔
分类号: B64C25/10(2006.01)I;B64C25/26(2006.01)I;B;B64;B64C;B64C25;B64C25/10;B64C25/26
申请人地址: 210016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御道街29号
主权项: 1.一种摩擦锁定自适应变形起落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矩形动力架(30),动力架(30)的四个角通过滑动支脚(6)连接有支脚底端(1),动力架(30)对角线上安装有十字中心板(13);所述的十字中心板(13)中心下方固定有绕着线圈(21)的衔铁(20),衔铁(20)下方连接有轭铁中心板(26),轭铁中心板(26)的四边分别通过一个类L型摇臂(22)与十字中心板(13)的四个端部连接;所述的动力架(30)上装有动力系统;所述的支脚底端(1)包括支脚框架,支脚框架顶部固定有支脚滑筒(2),支脚框架底部中央穿入有支脚绝缘连接柱(4),支脚绝缘连接柱(4)下端装有半球体脚(3),上端装有第一金属片(5);所述的十字中心板(13)的中心下方通过支柱(15)连接有长型挡板(14),十字中心板(13)四个端部下方分别连接有中心板滑筒(16)、中心板绝缘接柱(18)、固定支点(19),其中滑筒(16)与滑动支脚(6)的支脚支柱(12)连接,中心板绝缘接柱端部固定有第四金属片(17);所述的滑动支脚(6)包括通过支脚支柱(12)连接的上挡板(11)和下挡板(10),支脚支柱(12)下方穿过支脚底端(1)的支脚滑筒(2)中,下挡板(10)固定在支脚框架内部,下挡板(10)中央穿入有支脚绝缘连接柱(9),支脚绝缘连接柱(9)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二金属片(7)和第三金属片(8);支脚支柱(12)上方穿过十字中心板(13)的中心板滑筒(16),上挡板(11)固定在十字中心板(13)上方;当支脚底端(1)接触地面时,支脚底端(1)会沿着支脚支柱(12)向上滑动,第一金属片(5)和第二金属片(7)接触,无人机继续下降则十字中心板(13)会沿着支脚支柱(12)向下滑动最终会导致第三金属片(8)和第四金属片(17)接触;当支脚底端(1)离开地面时,支脚底端(1)会自动沿着支脚支柱(12)向下滑动,第一金属片(5)和第二金属片(7)分离,下挡板(10)阻止支脚底端(1)过度下降,然后十字中心板沿着支脚支柱(12)向上滑动导致第三金属片(8)和第四金属片(17)分离,上挡板(11)阻止滑动支脚(6)过度下降;所述的类L型摇臂(22)在转折处有一个圆孔(24),类L型摇臂(22)通过圆孔(24)装配到十字中心板(13)的固定支点(19)上并可以绕固定支点(19)转动,类L型摇臂(22)较长端有一个豁口(23),较短端固定有带着弧形凹槽的阻尼刹(25);所述的轭铁中心板(26)侧部设有与类L型摇臂的豁口(23)进行装配的圆柱支点(29),类L型摇臂(22)可以与圆柱支点(29)相对转动,轭铁中心板(26)上方安装有轭铁(27)和轭铁滑筒(28),十字中心板(13)的支柱(15)穿过轭铁滑筒(28),长型挡板(14)固定在轭铁中心板(26)下方;每个支脚的第一金属片(5),第二金属片(7)与第三金属片(8),第四金属片(17)串联,四个支脚的线路并联后与线圈(21)和电池(32)串联,当任意支脚的两对金属片都接触后线圈(21)通电,锁紧四个滑动支脚(6);当任意支脚的金属片全部贴合后,线圈(21)会有电流通过,衔铁(20)会产生磁性吸引轭铁中心板(26)沿着支柱(15)向上滑动,从而带动类L型摇臂(22)的较长一端向上运动,由于类L型摇臂(22)可以绕着固定支点(19)转动,则类L型摇臂(22)的较短一端会向外运动,此时阻尼刹(25)与支脚支柱(12)紧密接触则会锁紧滑动支脚(6)。
所属类别: 实用新型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