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纳米纤维素纸基生物传感器的构建方法 |
摘要: |
纳米纤维素纸基生物传感器的构建方法,涉及一种生物传感器的构建方法。是要解决现有纸基生物传感器存在的内部孔隙大、表面粗糙,导致的检测效率和准确度差的问题。方法:一、纳米纤维素的制备:将纤维素原料依次进行抽提处理和去木质素处理,得到综纤维素,然后进行机械预处理、化学机械混合预处理或生物机械混合预处理,得到含半纤维素的纳米纤维素水液;二、纳米纸的制备;三、纳米纸基生物传感器构建。经过检测,本发明制备的纳米纸无明显空隙,粗糙度在微米级以下,纳米纸孔隙率大于1%、粗糙度小于1um。本发明用于生物传感器领域。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山东;37 |
申请人: |
山东农业大学 |
发明人: |
李永峰;董晓英 |
专利状态: |
有效 |
发布日期: |
2019-01-01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810917016.7 |
公开号: |
CN108931565A |
代理机构: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侯静 |
分类号: |
G01N27/30(2006.01)I;G01N27/327(2006.01)I;G;G01;G01N;G01N27;G01N27/30;G01N27/327 |
申请人地址: |
271018 山东省泰安市岱宗大街61号 |
主权项: |
1.纳米纤维素纸基生物传感器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纳米纤维素的制备:将纤维素原料依次进行抽提处理和去木质素处理,得到综纤维素,然后进行机械预处理、化学机械混合预处理或生物机械混合预处理,得到含半纤维素的纳米纤维素水液;所述的机械预处理,具体操作步骤如下:①将综纤维素中加入去离子水至综纤维素的质量分数为0.1%~0.3%;②然后用600bar的高压均质机械处理30~40min,即得含半纤维素的纳米纤维素水分散液,其中半纤维素占综纤维素质量的20%~30%;所述的化学机械混合预处理,具体操作步骤如下:①将综纤维素中加入去离子水至综纤维素的质量分数为0.1%~0.3%,然后依次加入磷酸盐缓冲溶液、亚氯酸钠和TEMPO,然后磁力搅拌均匀,得到悬浊液;其中亚氯酸钠的质量为综纤维素质量的1~1.5倍,TEMPO的质量为综纤维素质量的15%~17%,综纤维素的质量与磷酸盐缓冲溶液的体积比为1g:(80~100)mL;②把次氯酸钠缓慢加入到正在搅拌的悬浊液中,然后调节pH值在6.8~7.0之间,再于60~65℃条件下水浴加热,并保持pH值为6.8~7.0,磁力搅拌3~4h,取出后进行抽滤、水洗,得到羧基化纤维素;其中次氯酸钠与综纤维素质量比为7.4:(90~110);③然后重新配成0.1%~0.3wt%的羧基化纤维素水液,再经14000~16000rpm的高速搅拌机机械分散20~30min,制得含半纤维素的纳米纤维素水液,其中半纤维素占综纤维素质量的10%~20%;所述的生物机械混合预处理,具体操作步骤如下:①将综纤维素放入锥形瓶中,加入pH=5的乙酸/乙酸钠缓冲液,室温下磁力搅拌均匀;其中综纤维素的质量与缓冲液的体积比为1g:(24~26)mL;②再加入质量浓度为1%~1.2%的纤维素酶水溶液,在30~50℃的条件下搅拌12~36h;其中综纤维素的质量与纤维素酶水溶液的体积比为1g:(20~40)mL;③然后升温至90~95℃,搅拌0.5~1h,在高温下使酶失去活性;④随后用布氏漏斗进行过滤、洗涤,得到酶预处理纤维素;⑤将酶预处理纤维素配成0.1%~0.3wt%的悬浊液,500bar下高压均质2次,制备出纳米纤维素;其中半纤维素占综纤维素质量的20%~30%;二、纳米纸的制备:将纳米纤维素水液经过真空抽滤、热压制得透明纳米纸,具体操作步骤如下:①取一张孔径为0.22μm的亲水聚四氟乙烯滤纸平铺在砂芯漏斗上,并使滤纸与砂芯贴合紧密;②将步骤一得到的纳米纤维素水液移入漏斗中,开启真空泵,抽滤至无水液流出,得到纳米纤维素自组装的湿膜;③取出滤纸及湿膜,在湿膜上表面再覆盖一层亲水聚四氟乙烯滤纸,将夹有湿膜的滤纸置于两块玻璃平板之间,再在玻璃上表面压上200~500g的压力码,置于在50~70℃的烘箱中干燥48~60h,最终制得纳米纸;三、纳米纸基生物传感器构建:在纳米纸上构建反应区和三电极,从而形成纳米纸基生物传感器,具体操作步骤如下:①取聚二甲基硅氧烷分散到丙酮溶剂中,然后通过注射器在纳米纸上打印反应区域边界,并于50~70℃下干燥,形成固化的反应区域;②然后在设计的反应区域内外喷墨打印三电极,分别是工作电极、辅助电极和参比电极,室温下干燥,形成纳米纸基生物传感器。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