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采用植筋技术加固格梁的方法
专利名称: 一种采用植筋技术加固格梁的方法
摘要: 一种采用植筋技术加固格梁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放线定位,(2)受损格梁表面处理,(3)植筋钻孔、洗孔,(4)注胶,(5)植筋,(6)绑扎植筋层纵筋,(7)浇筑、养护;本发明施工周期短、对滑坡扰动小,安全系数高,采用T字箍固定植筋层的配筋,并在T字箍的两侧焊接纵筋,较大程度上增加了原受损格梁的抗弯能力,较大程度上延长了使用寿命。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四川;51
申请人: 中国地质科学院探矿工艺研究所
发明人: 梁炯;石胜伟;蔡强;张勇;谢忠胜;周云涛;程英建;李乾坤
专利状态: 有效
发布日期: 2019-01-01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810080033.X
公开号: CN108265731A
代理机构: 四川君士达律师事务所 51216
代理人: 芶忠义
分类号: E02D17/20(2006.01)I;E02D37/00(2006.01)I;E;E02;E02D;E02D17;E02D37;E02D17/20;E02D37/00
申请人地址: 611734 四川省成都市郫县红光镇港华路139号
主权项: 1.一种采用植筋技术加固格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放线定位错开原结构钢筋位置,标注出植筋点,该植筋点选择格梁中间位置;(2)受损格梁表面处理清理受损格梁表面的土体、油污以及剥落或疏松的混凝土层,如果顶部受弯面有裂缝,采用高标号水泥浆或者水泥裂缝粘结剂进行裂缝封填;(3)植筋钻孔、洗孔在原受损格梁中间进行钻孔,选用原格梁纵筋的型号,钻头直径比纵筋直径大4~5mm,孔深按照植筋技术现行规范进行,钻孔时,钻头始终与柱面保持垂直;钻孔后,用毛刷伸至孔内清理碎渣,再用软管深入孔底部,连接压缩空气,吹出钻孔内灰尘,随后,用脱脂棉沾丙酮或酒精擦洗孔内壁,不能用水擦洗;(4)注胶采用注射器将粘结剂注入植筋孔,首先排出注射器口处较稀部分,再将注射器嘴伸入孔底,注射量为孔体积的80~90%,再排出上部空气后,立即进行植筋操作;(5)植筋把除锈处理过的螺杆放入孔口,慢慢旋入,不可中途逆向反转,直至螺杆伸入孔底,随后,固化50小时以上;(6)绑扎植筋层纵筋植入螺杆后,在螺杆顶端焊接短钢筋,形成T字箍,在T字箍的两侧焊接纵筋,以增加原受损格梁的抗弯能力;焊点距离原格梁表面大于45mm,且采用冰水浸渍的毛巾冷敷包裹住螺杆外露部分的根部;(7)浇筑、养护配筋完毕后,在格梁底定位固定模板后浇筑混凝土,养护期不少于28天。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