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满足美国标准要求的地铁车底架结构
专利名称: 一种满足美国标准要求的地铁车底架结构
摘要: 一种满足美国标准要求的地铁车底架结构属于轨道车辆车体结构研发设计领域,其包括两个端部底架组成、两个边梁组成、位于两个边梁组成之间的四个斜梁组成、一个中梁组成、两个主横梁组成和两个下盖板;所述端部底架组成包括吸能结构组成、枕梁组成、四个牵引梁组成、两个碳钢边梁组成、两个纵梁组成、第一主横梁、多个补强立板、端部底架下盖板、两个连接角铁和多个不同结构的补强板。本发明的地铁车底架结构在纵向方向上形成了两个边梁组成和中梁组成共三条主要的传递动态载荷的骨架结构,有效的承载和传递碰撞过程中产生的载荷,保证10辆编组的列车与10辆编组的列车发生碰撞时客室区域乘客的生存空间及安全。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吉林;22
申请人: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刘玉民;刘晓芳;孙泽;陆冠含;李永涛
专利状态: 有效
发布日期: 2019-01-01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810322259.6
公开号: CN108313084A
代理机构: 长春众邦菁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2214
代理人: 田春梅
分类号: B61F1/10(2006.01)I;B;B61;B61F;B61F1;B61F1/10
申请人地址: 130062 吉林省长春市青荫路435号
主权项: 1.一种满足美国标准要求的地铁车底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底架结构包括两个端部底架组成(1)、两个边梁组成(2)、位于两个边梁组成(2)之间的四个斜梁组成(4)、一个中梁组成(3)、两个主横梁组成(6)和两个下盖板(5);所述端部底架组成(1)包括吸能结构组成(1‑1)、枕梁组成(1‑2)、四个牵引梁组成(1‑3)、两个碳钢边梁组成(1‑4)、两个纵梁组成(1‑5)、第一主横梁(1‑6)、多个补强立板(1‑7)、端部底架下盖板(1‑8)、两个连接角铁(1‑9)和多个不同结构的补强板(1‑10),所述吸能结构组成(1‑1)采用防爬吸能装置;所述枕梁组成(1‑2)是由枕梁上盖板(1‑2‑1)、枕梁下盖板(1‑2‑2)、多个不同结构的补强筋板(1‑2‑3)、多个不同结构的支撑板(1‑2‑4)、补板(1‑2‑5)、中心销垫板(1‑2‑6)、空气簧垫板(1‑2‑7)焊接构成的一个箱体结构;多个不同结构的补强筋板(1‑2‑3)分别焊接在枕梁上盖板(1‑2‑1)和枕梁下盖板(1‑2‑2)的连接处,多个不同结构的支撑板(1‑2‑4)和补板(1‑2‑5)焊接在上述箱体结构的内部,多个支撑板(1‑2‑4)的上方与枕梁上盖板(1‑2‑1)焊接,多个支撑板(1‑2‑4)的下方与枕梁下盖板(1‑2‑2)焊接;中心销垫板(1‑2‑6)和空气簧垫板(1‑2‑7)焊接在枕梁下盖板(1‑2‑2)上;所述四个牵引梁组成(1‑3)位于吸能结构组成(1‑1)的后侧、枕梁组成(1‑2)的外侧,牵引梁组成(1‑3)是由第一槽形纵梁(1‑3‑1)与牵引梁立板(1‑3‑2)焊接形成的箱体结构,此箱体结构的前端焊接在吸能结构组成(1‑1)的端梁上,后端焊接在枕梁组成(1‑2)的外侧;所述两个碳钢边梁组成(1‑4)的前端焊接在吸能结构组成(1‑1)端梁的两侧,两个碳钢边梁组成(1‑4)的中部焊接在枕梁组成(1‑2)的两侧,两个碳钢边梁组成(1‑4)的后端焊接在第一主横梁(1‑6)的两侧;碳钢边梁组成(1‑4)是由两个不同厚度的槽型碳钢边梁(1‑4‑1)焊接而成,并在其内侧分别焊接有多个补强槽铁(1‑4‑2)和碳钢边梁立板(1‑4‑3);所述两个纵梁组成(1‑5)位于枕梁组成(1‑2)的内侧、第一主横梁(1‑6)的外侧,两个纵梁组成(1‑5)的前端均焊接在枕梁组成(1‑2)上,后端均焊接在第一主横梁(1‑6)上,纵梁组成(1‑5)是由第二槽形纵梁(1‑5‑1)与纵梁立板(1‑5‑2)焊接形成的箱体结构;所述多个补强立板(1‑7)焊接在位于枕梁组成(1‑2)和第一主横梁(1‑6)之间的碳钢边梁组成(1‑4)的内侧;所述端部底架下盖板(1‑8)的前端与枕梁下盖板(1‑2‑2)焊接,后端与第一主横梁(1‑6)焊接,端部底架下盖板(1‑8)的上端面与纵梁组成(1‑5)的下端面焊接;所述两个连接角铁(1‑9)均为L型边梁,两个连接角铁(1‑9)均焊接在吸能结构组成(1‑1)与碳钢边梁组成(1‑4)连接位置处的外侧端面上;所述多个不同结构的补强板(1‑10)分别焊接在枕梁组成(1‑2)与碳钢边梁组成(1‑4)的连接位置处、枕梁组成(1‑2)与牵引梁组成(1‑3)的连接位置处、枕梁组成(1‑2)与纵梁组成(1‑5)的连接位置处、第一主横梁(1‑6)与纵梁组成(1‑5)的连接位置处;两个边梁组成(2)分别与同一侧的两个碳钢边梁组成(1‑4)焊接,两个主横梁组成(6)分别与两个第一主横梁(1‑6)平行设置,且两个主横梁组成(6)分别与两个边梁组成(2)的内侧垂直焊接;四个斜梁组成(4)两个为一组,呈V字形焊接在第一主横梁(1‑6)与主横梁组成(6)之间,且V字形的交点位于主横梁组成(6)的中点处;中梁组成(3)的两端垂直焊接在两个主横梁组成(6)的中点处,两个下盖板(5)的四周分别与斜梁组成(4)、主横梁组成(6)、第一主横梁(1‑6)焊接。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