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基于尾气驱动的车载吸收式空调系统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车载空调器相关技术领域,并公开了一种基于尾气驱动的车载吸收式空调系统,其包括发生器、气液分离器、溶液热交换器、高温吸收器、低温吸收器、风冷冷凝器以及风冷蒸发器等组件,其中不仅将吸收器分为两级设计并对其具体结构及设置方式进行调整,而且还对制冷剂和溶液的两种循环过程相应进行了改进。通过本发明,能够有效增大放气范围,优化传统方案中大量吸收热散发到空气中无法利用的问题,同时降低低温吸收器出口温度过高的现象,进而显著提高整个制冷循环的工作性能。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湖北;42 |
申请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发明人: |
蔡德华;周赛;何国庚;梁翛;邱承博 |
专利状态: |
有效 |
发布日期: |
2019-01-01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810457298.7 |
公开号: |
CN108621749A |
代理机构: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梁鹏;曹葆青 |
分类号: |
B60H1/32(2006.01)I;B60H1/00(2006.01)I;B;B60;B60H;B60H1;B60H1/32;B60H1/00 |
申请人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 |
主权项: |
1.一种基于尾气驱动的车载吸收式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车载吸收式空调系统包括发生器(1)、气液分离器(2)、溶液热交换器(3)、第一节流阀(4)、高温吸收器(5)、低温吸收器(8)、溶液泵(9)、风冷冷凝器(12)、第二节流阀(13)以及风冷蒸发器(14),其中:所述发生器(1)内部流经有由制冷剂‑吸收剂工质对组成的稀溶液,它的外部与输送至此的高温尾气相接触,由此利用高温尾气的热能将稀溶液不断加热,使得其中低沸点的组分蒸发出来且稀溶液逐渐被浓缩为浓溶液,并形成高温气液混合物经由出口端输送至所述气液分离器(2);所述气液分离器(2)在其上部具有制冷剂蒸汽出口,它的底部具有溶液出口,高温气液混合物在此分成两路进行循环:对于其中由低沸点的组分蒸发出来的高温气体也即制冷剂的循环而言,它经由该制冷剂蒸汽出口进入到所述风冷冷凝器(12)中,并与室外空气换热而成为饱和或过冷制冷剂液体,接着经由所述第二节流阀(13)降压降温后形成制冷剂气液混合物后,进入位于室内侧的所述风冷蒸发器(14),由此在风机的作用下吸收室内侧空气的热量以发挥降温作用,同时气化成为制冷剂蒸汽;该制冷剂蒸汽继续分为两条支路进行输送,其中一条支路经由所述高温吸收器(5)下部的第一制冷剂入口端进入,并被该高温吸收器(5)上部配备的喷淋装置所喷淋的吸收剂溶液而吸收,另外一条支路经由所述低温吸收器(8)下部的第二制冷剂入口端进入,并被该低温吸收器(8)液膜管内喷射的吸收剂溶液而吸收;而对于其中被浓缩的高温浓溶液也即吸收剂的循环而言,它经由处于所述气液分离器(2)底部的所述溶液出口进入到所述溶液热交换器(3)中,然后经由该溶液热交换器的一个热溶液通道出口端通过所述第一节流阀(4)与所述高温吸收器(5)上部配备的所述喷淋装置相连接;所述高温吸收器(5)的下部除了所述第一制冷剂入口端之外,还设有第一循环溶液出口端和第一溶液出口端,其中该第一循环溶液出口端首先与第一喷淋泵(6)相连,然后连接至所述高温吸收器(5)上部配备的所述喷淋装置;该第一溶液出口端首先与调节阀(7)相连,然后与所述低温吸收器(8)下部所设的第二循环液出口端汇合;所述低温吸收器(8)的下部除了所述第二制冷剂入口端和所述第二循环液出口端之外,还设有第二溶液出口端,其中该第二循环溶液出口端首先与所述第一溶液出口端相汇合,然后依次连接第二喷淋泵(10)和风冷冷却器(11),最后返回至所述低温吸收器(8)上部的分液头;该第二溶液出口端首先连接所述溶液泵(9),然后连接至所述高温吸收器(5)的内部盘管入口,该内部盘管的出口则连接至所述溶液热交换器的另一个稀溶液通道,然后经由此稀溶液通道的出口端连接至所述发生器(1)的入口端。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