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多环换热器及基于多环换热器的推进系统及方法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环换热器及基于多环换热器的推进系统及方法,由进气道,压缩机,多环换热器,尾喷管构成,多环换热器包括:多环换热结构和涡轮轴;多环换热结构包括扰流翅片,绝热外壁,冷却气体动力腔室和加热流体管道,其中加热流体管道可选配流体加热进口流管和流体加热出口流管。本发明利用清洁、高效能源,采用换热与推进同时达到最佳的多环腔室结构,在加入持续热源后,可提供满足稳定巡航与加力续航双模式的持续推进动力;可选闭式热力循环的推进系统安全性更高,对环境及公众的影响小;多环换热器结构的运用使得燃料携带量减少,系统载荷同比增大,是对现有推进系统的优化改进,该推进系统可适应多种规模的任务需求,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安徽;34 |
申请人: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发明人: |
柏莹;赵柱民;刘超;徐刚;吴宜灿 |
专利状态: |
有效 |
发布日期: |
2019-01-01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810778759.0 |
公开号: |
CN108995817A |
代理机构: |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1 |
代理人: |
安丽;成金玉 |
分类号: |
B64D27/22(2006.01)I;B64G1/40(2006.01)I;B;B64;B64D;B64G;B64D27;B64G1;B64D27/22;B64G1/40 |
申请人地址: |
230031 安徽省合肥市蜀山湖路350号 |
主权项: |
1.一种多环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多环换热结构(1)和涡轮轴(2);所述多环换热结构(1)包括扰流翅片(3)、绝热外壁(4)、冷却气体动力腔室(5)和加热流体管道(6);冷却气体动力腔室(5)为换热部件,用于来流冷气体与多环腔室热壁面的换热,位于绝热外壁(4)与涡轮轴(2)之间,通过嵌套方式与涡轮轴(2)相连;绝热外壁(4)与推进系统外壳内壁贴合连接;扰流翅片(3)镶嵌在冷却气体动力腔室内外壁面用于强化换热或外加核热源;所述加热流体管道(6)包括流体加热进口流管(7)和流体加热出口流管(8),加热流体管道接头分别与冷却气体动力腔室(5)相连,流入加热液体对冷却气体动力腔壁面进行加热,并以逆流的布置方式与冷却气体流向相反。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