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混凝土室内快速冻融循环与自然冻融循环关系的确定方法 |
摘要: |
一种混凝土室内快速冻融循环与自然冻融循环关系的确定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获得混凝土水工程水工混凝土的设计配合比和强度等级;步骤2:设计并开展N种,N≥3,不同冻融循环最低温度的冻融试验,获得不同冻融次数下混凝土劣化试验数据;步骤3:建立考虑冻融循环温度历程的混凝土冻融损伤模型;步骤4:建立混凝土室内快速冻融循环和自然冻融循环之间的关系。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混凝土室内快速冻融循环与自然冻融循环关系的确定方法,可以解决现有方法没有考虑冻融循环温度历程对混凝土冻融损伤的影响的问题,可以定量地将室内快速冻融指导现场水工程的自然冻融劣化。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湖北;42 |
申请人: |
三峡大学 |
发明人: |
黄耀英;袁斌;肖磊;王嵛;丁宇;刘钰 |
专利状态: |
有效 |
发布日期: |
2019-01-01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810720042.0 |
公开号: |
CN108709980A |
代理机构: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分类号: |
G01N33/38(2006.01)I;G;G01;G01N;G01N33;G01N33/38 |
申请人地址: |
443002 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区大学路8号 |
主权项: |
1.一种混凝土室内快速冻融循环与自然冻融循环关系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选取待考察的混凝土水工程,获得所述混凝土水工程水工混凝土的设计配合比和强度等级;步骤2:结合待考察混凝土水工程水工混凝土的设计配合比,设计并开展N种,N≥3,不同冻融循环最低温度的冻融试验,获得不同冻融次数下混凝土劣化试验数据,研究不同冻融循环最低温度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冻融损伤的影响;步骤3:类比混凝土等效龄期理论,提出考虑冻融循环温度历程的混凝土等效损伤龄期计算式,采用分数阶微积分理论,建立考虑冻融循环温度历程的混凝土冻融损伤模型,结合步骤2中不同冻融循环最低温度的混凝土室内快速冻融循环试验数据,优化确定上述混凝土冻融损伤模型的参数;步骤4:通过现场检测获得待考察的混凝土水工程水工混凝土当前抗压强度参数,结合步骤2建立的考虑冻融循环温度历程的混凝土冻融损伤模型,获得室内快速冻融下的等效损伤龄期,与此同时,结合所述待考察的混凝土水工程历年环境气温资料,计算获得待考察的混凝土水工程水工混凝土在实际环境气温下对应的等效损伤龄期,从而建立混凝土室内快速冻融循环和自然冻融循环之间的关系。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