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深埋洞室围岩分区破裂演化分析方法
专利名称: 深埋洞室围岩分区破裂演化分析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埋洞室围岩分区破裂演化分析方法,包括步骤:步骤一、洞室开挖:对当前所施工洞室进行开挖;步骤二、围岩基本力学参数确定:对当前所施工洞室的围岩基本力学参数进行测试;步骤三、围岩分区破裂演化分析:根据步骤二中所确定的围岩基本力学参数,对当前所施工洞室进行围岩分区破裂演化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对开挖完成后当前所施工洞室围岩上所存在破裂区的数量M以及各破裂区的厚度和破裂时间分别进行确定。本发明步骤简单、设计合理且实现方便、使用效果好,通过围岩分区破裂演化分析能得出当前所施工洞室外侧的破裂区数量以及各破裂区的厚度、位置和破裂时间,为后续洞室开挖及围岩支护提供可靠依据。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陕西;61
申请人: 西安科技大学
发明人: 于远祥;陈宝平;王赋宇;王京滨;柯达
专利状态: 有效
发布日期: 2019-01-01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810676041.0
公开号: CN109060521A
代理机构: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代理人: 谭文琰
分类号: G01N3/08(2006.01)I;G01N3/24(2006.01)I;G;G01;G01N;G01N3;G01N3/08;G01N3/24
申请人地址: 710054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中路58号
主权项: 1.一种深埋洞室围岩分区破裂演化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洞室开挖:对当前所施工洞室进行开挖;步骤二、围岩基本力学参数确定:通过对现场所取岩样进行室内试验,对当前所施工洞室的围岩基本力学参数进行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同步记录;步骤三、围岩分区破裂演化分析:根据步骤二中所确定的围岩基本力学参数,对当前所施工洞室进行围岩分区破裂演化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对开挖完成后当前所施工洞室围岩上所存在破裂区的数量M以及各破裂区的厚度和破裂时间分别进行确定;其中,M为整数且M≥0;当M=0时,说明当前所施工洞室围岩上不存在破裂区;对当前所施工洞室进行围岩分区破裂演化分析时,将当前所施工洞室围岩从内至外划分为多个围岩分区,并从内至外对多个所述围岩分区分别进行破裂分析,过程如下:步骤301、第一个围岩分区破裂分析:对当前所施工洞室外侧的第一个围岩分区进行破裂分析,包括以下步骤:步骤3011、第一个围岩分区厚度确定:根据公式(Ⅰ),计算得出第一个围岩分区厚度l0,l0的单位为m;式(Ⅰ)中,R0为当前所施工洞室的等效开挖半径且其单位为m;ρ0为第一个围岩分区内所述锚杆的中性点半径与当前所施工洞室的等效开挖半径之和,第一个围岩分区内所述锚杆的中性点半径为第一个围岩分区内所述锚杆前端与中性点的间距;其中U为对当前所施工洞室进行支护时所采用锚杆的横截面周长且其单位为m,A为所述锚杆的横截面面积且其单位m2,Eb为所述锚杆的弹性模量且其单位为Pa,K为所述锚杆杆体单位长度上的剪切刚度系数且其单位为Pa/m;步骤3012、破裂确定:对|σr0‑μ(σθ0+σz0)|与|σt|进行差值比较,并根据差值比较结果对第一个围岩分区是否存在破裂进行判断:当|σr0‑μ(σθ0+σz0)|≥|σt|时,判断为第一个围岩分区存在破裂且此时第一个围岩分区为破裂围岩分区,进入步骤3013;否则,判断为当前所施工洞室围岩上不存在破裂区且M=0,完成当前所施工洞室的围岩分区破裂演化分析过程;所述破裂围岩分区划分为一个破裂区和一个位于所述破裂区外侧的非破裂区;其中,|σt|为σt的绝对值,σt为当前所施工洞室围岩的抗拉强度且其单位为Pa,其中m为与当前所施工洞室围岩的岩石类型和完整性有关的系数且m=0.001~25,s为当前所施工洞室围岩的岩体完整性系数,σc为当前所施工洞室围岩岩体的单轴抗压强度且其单位为Pa;|σr0‑μ(σθ0+σz0)|为σr0‑μ(σθ0+σz0)的绝对值;其中,μ为当前所施工洞室围岩岩体的泊松比,σr0为第一个围岩分区弹塑性边界处的岩体在支撑压力峰值作用下的径向应力且其单位为Pa;其中为当前所施工洞室围岩岩体的内摩擦角,P0'为第一个围岩分区弹塑性界面上的支撑反力;为第一个围岩分区内围岩塑性区的外径且c为当前所施工洞室围岩岩体的粘聚力且其单位为Pa;A0和t均为系数,其中G为当前所施工洞室围岩岩体的剪切模量且其单位为Pa;b为支护系数,b为常数且0<b<1;为支护前当前所施工洞室表面围岩的位移值且其单位为m,rb0为第一个围岩分区内所述锚杆外端至当前所施工洞室中心的距离且rb0=l0+R0;Nmax0为第一个围岩分区内所述锚杆中性点处的锚杆所受最大轴力且B为与当前所施工洞室围岩变形相关的系数且Er为当前所施工洞室围岩岩体的综合弹性模量且其单位为Pa,P0为开挖前当前所施工洞室围岩岩体的原岩应力且其单位为Pa;Rp0为开挖后弹塑性条件下当前所施工洞室围岩的塑性区半径且其单位为m,σθ0为第一个围岩分区内围岩弹塑性边界处的切向应力且σz0为第一个围岩分区内围岩弹塑性边界处的轴向应力且σz0=(1+2μ)P0,σθ0和σz0的单位均为Pa;步骤3013、第一个围岩分区内破裂区的厚度及破裂时间确定:根据公式对第一个围岩分区内破裂区的厚度ds0进行确定;其中,为第一个围岩分区内破裂区的外径且第一个围岩分区内破裂区的内径同时,根据公式对第一个围岩分区内破裂区的破裂时间t0进行确定;再根据所确定的t0,对当前所施工洞室开挖完成后第一个围岩分区内围岩发生破裂所需的时间t0'进行确定:当t0>0时,t0'=t0;当t0≤0时,t0'=0;|σr0|为σr0的绝对值;其中,t0的单位为d;a和b'均为常数,a=0~3,b'=50~150;M0为第一个围岩分区内围岩弹塑性界面上切向与径向之间的最大偏应力且步骤302、下一个围岩分区破裂分析:对当前所施工洞室外侧的下一个围岩分区进行破裂分析;本步骤中,进行破裂分析的围岩分区为当前所施工洞室外侧的第K个围岩分区,其中K为正整数且K≥2,K=k+1,k为正整数且k≥1;本步骤中,位于第K个围岩分区内侧的k个所述围岩分区均已完成破裂分析过程;对第K个围岩分区进行破裂分析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3021、第K个围岩分区厚度确定:根据公式计算得出第K个围岩分区厚度lk,lk的单位为m;式(Ⅲ)中,ρk为第K个围岩分区内所述锚杆的中性点半径与当前所施工洞室的等效开挖半径之和,第K个围岩分区内所述锚杆的中性点半径为第K个围岩分区内所述锚杆前端与中性点的间距;其中,Δlkz为位于第K个围岩分区内侧的k个所述围岩分区的分区厚度之和且其单位为m;步骤3022、破裂确定:对|σrk‑μ(σθk+σzk)|与|σt|进行差值比较,并根据差值比较结果对第K个围岩分区是否存在破裂进行判断:当|σrk‑μ(σθk+σzk)|≥|σt|时,判断为第K个围岩分区存在破裂且此时第K个围岩分区为破裂围岩分区,进入步骤3023;否则,判断为第K个围岩分区上不存在破裂区且M=k,完成当前所施工洞室的围岩分区破裂演化分析过程;其中,|σrk‑μ(σθk+σzk)|为σrk‑μ(σθk+σzk)的绝对值;σrk为第K个围岩分区弹塑性边界处的岩体在支撑压力峰值作用下的径向应力且其单位为Pa;Pk为第K个围岩分区内弹塑性界面上的支撑反力且其单位为Pa,τs为当前所施工洞室围岩的残余抗剪强度且其单位为Pa,为位于第K个围岩分区内侧且与第K个围岩分区相邻的第k个围岩分区内破裂区的外径,为第k个围岩分区内破裂区的内径;为第K个围岩分区内围岩塑性区的外径且Ak为系数且其中rbk为第K个围岩分区内破裂区厚度与当前所施工洞室的等效开挖半径之和且rbk=lk+R0;Nmaxk为第K个围岩分区内所述锚杆中性点处的锚杆所受最大轴力且σθk为第K个围岩分区内围岩弹塑性边界处的切向应力且σzk为第K个围岩分区内围岩弹塑性边界处的轴向应力且σzk=(1+2μ)P0,σθk和σzk的单位均为Pa;步骤3023、第K个围岩分区内破裂区的厚度及破裂时间确定:根据公式对第K个围岩分区内破裂区的厚度dsk进行确定;其中,为第K个围岩分区内破裂区的外径且ΔRk=R0+Δlkz;第K个围岩分区内破裂区的内径同时,根据公式对第K个围岩分区内破裂区的破裂时间进行tk确定;再根据所确定的tk,对当前所施工洞室开挖完成后第K个围岩分区内围岩发生破裂所需的时间tk'进行确定:当tk>0时,tk'=tk;当tk≤0时,tk'=0;其中,tk的单位为d;Mk为第K个围岩分区内围岩弹塑性界面上切向与径向之间的最大偏应力且rk|为σrk的绝对值;步骤303、一次或多次重复步骤302,直至完成当前所施工洞室的围岩分区破裂演化分析过程。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