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管材表面处理方法
专利名称: 一种管材表面处理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管材表面处理领域,具体涉及管材表面处理方法,夹持机构携带待处理管材A在处理液池中行走一段时间后,动力源驱动第二支撑部抵靠在待处理管材A管腔内壁上,第一支撑部和切换过程中会同时抵靠在待处理管材A管腔内壁上,随后夹持机构继续携带待处理管材A在处理液池中行走;第一、第二支撑部切换夹持待处理管材后,第一支撑部和待处理管材A之间的接触面就显露出来,夹持机构继续携带待处理管材A继续行走,第一支撑部和待处理管材A之间的夹持点也就得到了表面处理,从而避免夹持盲点。待处理管材A的外表面始终处于显露状态,可以充分进行表面处理,提高了管材表面处理的质量。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浙江;33
申请人: 郭芬
发明人: 郭芬
专利状态: 有效
发布日期: 2019-01-01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810729499.8
公开号: CN109051743A
分类号: B65G47/90(2006.01)I;B;B65;B65G;B65G47;B65G47/90
申请人地址: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2号大街928号
主权项: 1.一种管材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含如下步骤:a、将待处理管材A放置在输送平台(11)上的分料盘(12)内;b、推料单元(131)将分料盘(12)内的待处理管材A推送至转运机构(20)中;c、夹持机构(30)移动至转运机构(20)上方,并将外套筒(31)插入待处理管材A;d、夹持机构(30)的动力源驱动第一支撑部(34)抵靠在待处理管材A管腔内壁上,随后转运机构(20)撤离;e、夹持机构(30)携带待处理管材A在处理液池中行走一段时间后,动力源驱动第二支撑部(35)抵靠在待处理管材A管腔内壁上,第一支撑部(34)和切换过程中会同时抵靠在待处理管材A管腔内壁上,随后夹持机构(30)继续携带待处理管材A在处理液池中行走;f、表面处理工序完成后,夹持机构(30)携带待处理管材A从处理液池中提出,并且将处理后的待处理管材A放置在转运机构(20)上,夹持机构(30)的动力源驱动第二支撑部(35)、第一支撑部(34)依次与待处理管材A分离,然后外套筒(31)从待处理管材A中抽离;g、夹持机构(30)移动至与转运机构(20)避让位置;h、转运机构(20)将处理后的待处理管材A转运至下一工序。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