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位论文 >详情
原文传递 青藏铁路五道梁冻土区工程结构热扰动研究
论文题名: 青藏铁路五道梁冻土区工程结构热扰动研究
关键词: 青藏铁路;五道梁并土区;多年冻土;路基工程;热扰动;入模温度;涵洞基础;稳定性
摘要: 冻土区铁路的安全运营主要取决于冻土区主要工程即路基、桥梁、涵洞的稳定,这些工程的稳定则由其地基冻土的热稳定性所决定。冻土区路基工程施工对冻土带来的热扰动主要是填土热量消散和基底冻土散热界面改变带来的影响,对于低温冻土区路基基底冻土热稳定性的恢复,随着路堤高度的增加而延长,这种恢复过程对施工工序衔接及路基工程稳定都有一定影响。桥梁涵洞基础施工对冻土的热扰动问题则要比路基工程复杂许多。这不仅仅是施工活动对冻土扰动问题,更主要的是工程基础类型、施工工艺的特殊性对冻土产生的热扰动和热量消散是一个长期性问题,而且这些影响还会直接影响到基础稳定和施工工序的衔接等施工组织设计一系列问题。
   本文从施工区域冻土地质条件和冻土的热稳定性特征出发,研究分析了低温冻土区填土路基施工季节对路基基底多年冻土的热扰动,根据观测和计算结果,提出低温冻土区高路堤工程保证冻土热稳定性和路基稳定性的最佳施工季节和施工方法。
   根据青藏铁路建设过程对施工工期要求和五道梁地区施工对全线施工工期的控制和影响问题,作者通过现场混凝土灌注桩基础浇灌以后桩周地温场变化规律试验,混凝土浇灌工程中的水化热问题、混凝土入模温度问题对桩周土体回冻规律影响的数值模拟计算,解决了本地区桥梁基础灌注桩施工工艺和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关键技术问题,保证了施工工序的顺利衔接和控制性工程施工工期,现场桩基试验和施工后3年的观测证明了桥梁基础的可靠性。
   本文针对五道梁地区气候和冻土热稳定性特征,还对涵洞基础型式提出了创新性改进。青藏铁路建设初期的暂行规范和过去经验,认为冻土区涵洞基础推广型式是预制拼装式基础,作者根据目前施工机具、施工技术、施工能力的现状和五道梁地区气候特征,提出局部地区采用现浇混凝土整体式基础的型式。通过现场施工验证,计算机数值模拟和施工工序衔接特征,作者认为,只要对开挖涵洞基础土体采用局部遮阳措施,基础底部铺设6cm厚度的保温材料,这种整体式现浇混凝土基础对基底多年冻土的热扰动在1-2各年际冻融循环过程即可消散,不会对涵洞基底多年冻土和基础本身的稳定性造成危害,而且这种基础型式涵洞基底不易渗水,中间不留缝隙,减少了运营过程涵洞基底冻胀的发生,保证了其使用寿命和稳定性。
   本文紧密结合生产实践进行科学试验和理论计算,对五道梁低温冻土区高路堤工程和桥梁桩基以及涵洞基础施工工艺的研究,建立在对五道梁低温冻土区冻土热稳定性特征及其变化规律深刻认识的基础之上,研究结果对青藏铁路冻土区工程建设具有理论和工程实践意义,主要表现在:
   混凝土入模温度在融化季节无法保证原来规范规定的较低的入模温度,经过对混凝土水化热对冻土热扰动影响计算和对混凝土添加剂成分的合理配比试验,混凝土入模温度在融化季节最高可以容许到12℃。
   现浇整体式涵洞基础基底换填和铺设一定厚度保温材料,可以有效的控制对基底多年冻土热扰动,使其尽快恢复稳定的热状态,保证基底稳定。因此,针对不同气候特点和冻土热稳定性特征,采用合适的施工工艺,可以应用现浇整体式涵洞基础。
   桥梁灌注桩基础施工中,混凝土入模温度和桩周土体回冻是控制性施工工艺,桩周土体回冻标准应该包括两部分概念,一个是适合施工工序衔接的回冻标准,二是达到桩基设计承载力的回冻标准。通过试验确定这两种标准,既能够标准桩基设计承载力,又恰当的利用了桩周土体回冻规律,衔接后续工序,提高施工效率,科学合理的安排施工工期。
   根据现场试验,施工建设期间和运营初期观测数据和建立在现场实测数据基础上的计算机数值模拟结果,说明根据上述工艺进行的桥梁涵洞基础施工其工程效果和初期工程效果是安全可靠的。
作者: 许兰民
专业: 道路与铁道工程
导师: 魏庆朝
授予学位: 博士
授予学位单位: 北京交通大学
学位年度: 2011
正文语种: 中文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