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偏振云粒子探测系统对非球形粒子的标定方法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偏振云粒子探测系统对非球形粒子的标定方法,该方法针对大气中的非球形粒子(主要是冰晶)进行标定工作,确认不同非球形粒子的响应曲线以及退偏振比。本方案通过分体式20L混合云室产生不同的冰晶粒子,利用氮气连续流输送到探测系统中,并经过inkjet微滴观测系统获得其形状与大小,进而获得不同非球形粒子的退偏振比以及探测通道信号脉冲幅度,建立不同非球形粒子的数据库,该数据库可以用于后续实际冰晶粒子的探测。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江苏;32 |
申请人: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发明人: |
卜令兵;张逸扬 |
专利状态: |
有效 |
发布日期: |
2019-01-01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810596410.5 |
公开号: |
CN109100329A |
代理机构: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刘莎 |
分类号: |
G01N21/49(2006.01)I;G;G01;G01N;G01N21;G01N21/49 |
申请人地址: |
211500 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王桥路59号雨庭广场 |
主权项: |
1.一种偏振云粒子探测系统对非球形粒子的标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开启混合云室,保证混合云室维持恒定温度,并通过控制粒子在混合云室的停留时间,保证形成的非球形粒子形状相同但大小不同;步骤2,利用提柄将载有步骤1中所形成的形状相同但大小不同的非球形粒子的玻片取出;步骤3,将洁净细管固定于偏振云粒子探测系统的探测区域;步骤4,将步骤2中取出的玻片放置在洁净细管的入口处,并将玻片放置于冷台上,将玻片上的非球形粒子吹入洁净细管中,非球形粒子通过洁净管进入偏振云粒子探测系统的探测区域;步骤5,使用微滴观测系统确定步骤4中进入探测区域的非球形粒子的形状以及大小;通过偏振云粒子探测系统,得到该形状以及大小的非球形粒子的退偏比以及探测通道信号脉冲幅度;步骤6,改变混合云室的恒定温度值,重复步骤1至5,得到不同形状以及大小的非球形粒子的退偏比以及探测通道信号脉冲幅度,建立不同形状以及大小的非球形粒子散射特性的数据库,完成标定。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